瀛海汪洋环四面,突起层岚开平衍。
红毛近峙赤嵌城,澎湖外口相制牵。
鹿耳鲲身沙浅淤,海艘出入凭一线。
南北悠悠二千里,天府雄城控四县。
东南一派枕高山,屴崱云端不可攀。
山外海天知何处,舟楫从无此往还。
地势蜿蜒俨屏翰,拥护全台曲且湾。
面挹波涛临广岸,一望平原烟雾间。
平原土壤美而肥,海港交横草菲菲。
更有山溪资灌溉,桑麻万顷映晴晖。
涓涓细流皆汇海,万水朝宗并西归。
此在川流真罕见,南东其亩尽皆非。
洪炉鼓涛果属奇,有山如玉照玻璃。
显晦无常殊众岫,皎光恒见冬春时。
玉案山腰水出火,源泉百沸焰如炊。
并系中原稀有事,异见异闻孰不疑。
一区迥分南与北,鸡笼山头雪未蚀。
凤邑寒冬早放犁,三月陇间收种植。
果蔬花卉发先期,锄耰随地可觅食。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鸿的《台湾行》,描述了他游览台湾时所见的山川风物。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瀛海汪洋环四面,突起层岚开平衍。
瀛海:大海或海洋,泛指台湾海峡。
突起层岚开平衍:突然升起的山岭和云雾在平地上展开。
红毛近峙赤嵌城,澎湖外口相制牵。
红毛:指西班牙殖民者,因西班牙人称其为“红毛人”。
赤嵌城:指台湾台南市的赤嵌楼,也指荷兰人在台湾设立的殖民统治中心。
澎湖外口相制牵:形容澎湖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域,如同被绳索牵引一般连接紧密。
鹿耳鲲身沙浅淤,海艘出入凭一线。
鹿耳鲲身:指鹿耳门,位于台湾南端,形状酷似鲲鱼。
沙浅淤:沙质较浅,容易淤积。
海艘出入凭一线:形容船只进出海峡时,只能依靠狭窄的一线通道。
南北悠悠二千里,天府雄城控四县。
南北悠悠:形容南北距离遥远,有二千里之遥。
天府雄城:指台湾省,是当时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
控四县:控制着四个县的行政区划。
东南一派枕高山,屴崱云端不可攀。
东南一派:指台湾岛的东南方向,有一大片高山地区。
屴崱云端不可攀:形容高山高耸入云,无法攀登。
山外海天知何处,舟楫从无此往还。
山外海天知何处:形容山以外的地方,难以辨认。
舟楫从无此往还:形容船只往来穿梭于两岸之间的景象。
地势蜿蜒俨屏翰,拥护全台曲且湾。
地势蜿蜒:形容地形起伏蜿蜒,如同屏风一般。
俨屏翰:形容地势险峻,如同屏风一般挺立。
拥护全台曲且湾:形容台湾岛的形状像弯曲的海湾。
面挹波涛临广岸,一望平原烟雾间。
面挹波涛:形容面对着波涛汹涌的水面。
临广岸:靠近宽阔的海岸线。
一望平原烟雾间:形容远处的平原上弥漫着烟雾。
平原土壤美而肥,海港交横草菲菲。
平原土壤:形容平原地区的土地肥沃。
海港交横草菲菲:形容港口周围长满了草木。
更有山溪资灌溉,桑麻万顷映晴晖。
更有山溪:形容山上的水流入灌溉渠道。
资灌溉:用于灌溉田地。
桑麻万顷:形容大片的农田种植着桑树和麻类作物。
映晴晖:形容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
涓涓细流皆汇海,万水朝宗并西归。
涓涓细流:形容细小的水流汇聚成河。
皆汇海:都流入大海。
万水朝宗:形容无数的河流都朝着一个方向奔流。
并西归:一起流向西边。
此在川流真罕见,南东其亩尽皆非。
此在:指这里,指台湾。
川流:指海峡中的河流。
真罕见:非常罕见。
南东其亩尽皆非:形容台湾的土地分布不均,南部和东部的土地较少。
洪炉鼓涛果属奇,有山如玉照玻璃。
洪炉鼓涛:形容海浪翻滚如同在炼炉中燃烧一样。
果属奇:确实很奇特。
有山如玉照玻璃:形容山峰如同玉石一样晶莹剔透,又像玻璃一样透明。
显晦无常殊众岫,皎光恒见冬春时。
显晦无常:形容变化无常。
殊众岫:不同寻常的山峰。
皎光恒见冬春时:形容月光明亮,常出现在冬天和春天的时候。
玉案山腰水出火,源泉百沸焰如炊。
玉案山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案桌上摆放的玉器一样。
水出火:形容山上的水流如火焰般炽热。
源泉百沸焰如炊:形容山下的泉水沸腾如煮饭时冒出的热气。
并系中原稀有事,异见异闻孰不疑。
并系中原:连接着中原地区。
稀有事:罕见的事物。
异见异闻:听到的不同的见解和传闻。孰不疑:谁能不怀疑?
一区迥分南与北,鸡笼山头雪未蚀。
一区迥分:形容两地界限分明。
鸡笼山头:指台湾的鸡笼山,是台湾的最高峰。
雪未蚀:还没有被侵蚀掉。
凤邑寒冬早放犁,三月陇间收种植。
凤邑:指台湾地区的一个城市或地区。
寒冬早放犁:在冬天就已经开始耕作了。
三月陇间收种植:三月里在田野里播种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