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亭处处客程催,图画天然一路开。
风定浪花缘橹上,雨馀山翠压舟来。
桑麻此地安耕作,鼙鼓中原慨将才。
无数峰峦环雉堞,雄城旧是越王台。
诗句释义:
“邮亭处处客程催”:邮亭(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官方文件和旅客休息的设施。此处指代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各种邮亭,暗示了旅途的繁忙与匆忙。“客程催”则表达了诗人因公务而不得不赶路,心情的急切。
“图画天然一路开”:这里的“画”指的是沿途的风景,如山水画般美丽。诗人描绘出一幅天然形成的美景画卷,形容道路两旁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一路开”则形象地描述了这些美景仿佛被画家一笔勾勒出来,引人入胜。
“风定浪花缘橹上,雨馀山翠压舟来”:描述了船只行驶过程中的情景。当风停浪静时,可以看到波纹中泛起的浪花;雨后山林显得更加翠绿,仿佛山间翠绿的颜色都压过了船身。这两句通过对风、浪、雨、山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多变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于旅途美景的赞叹和内心的愉悦。
“桑麻此地安耕作,鼙鼓中原慨将才”:这里提到了农耕和战争。桑麻(桑树和麻类作物)表明这里是适宜农业的地方;而提到鼙鼓则让人联想到中原地区的战乱和战事。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景象,表达了对于和平与战争的不同态度和感慨。
“无数峰峦环雉堞,雄城旧是越王台”:描述了周围山峰环绕的景象,雉堞(古代城上的矮墙)则增添了城墙的雄伟之感。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壮阔,还隐含对历史的记忆和情感寄托。最后一句提到了“越王台”,这是历史上越国国王的行宫,位于今天的越秀公园一带。诗人用“雄城旧是越王台”来形容这座古城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宁静,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萧山道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诗人通过对邮亭、风景、风浪、山川等元素的精心选取和描绘,构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旅途之中,感受到了旅途的艰辛与美丽。同时,诗中也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越王台的回忆,引发读者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