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觚棱晓梦清,风云长护旧神京。
芙蓉露暖栖鸳沼,杨柳春深绕凤城。
一自烽烟惊绝徼,颇闻箫管减歌声。
旧游把酒论诗处,谁写红笺记姓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选项从手法、情感等角度仔细辨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的妙处,答题模式为: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写出……(景物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自烽烟惊绝徼,颇闻箫管减歌声”,写战乱带来的破坏。烽火台被毁坏,边疆战事吃紧,箫管之音自然减少。这一句与前两句“北望觚棱晓梦清,风云长护旧神京”遥相呼应,写出了边塞风光之美,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的渴望之情。

【答案】

译文:

早晨醒来向北望去,只见天边的云彩像觚棱一样排列成行;风云常常守护着我们祖先居住过的地方——京城。

清晨露珠晶莹,芙蓉花在水沼里沐浴其中,柳树枝条垂挂着嫩绿的枝叶,绕着城池盘旋。一看到烽火台被烧毁,就想到边防告急,听到箫管声渐渐稀少,就想到边关战事吃紧。

自从战火连天以来,边关的美景已经不复存在了,偶尔还能听到几声悠扬的箫管之声,但已不如从前那样动听。

我过去游玩吟诗的地方,如今哪里还有人还记得我呢?谁又能为我记下我的姓名呢?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叹边关风景的怀古诗。首联写景,写诗人登高北望所见的边关晨景:晨光中,天幕上的云彩仿佛一排排整齐的卫士,保护着京城长安的安全。而京城长安又时时受到风云的护卫,显得分外宁静。颔联描写边城景色:清晨,露珠晶莹如玉;芙蓉花在水塘里沐浴着阳光;翠绿的柳叶缠绕着城墙,随风飘舞。颈联写战乱带来的破坏:烽火台上燃起了战旗,烽火不断;边关奏起哀伤的乐曲。尾联写边关风光之美:春天来临时,杨柳树的叶子更加茂盛地舒展开来,环绕着古老的城池。然而,自从战争开始后,边关的美丽景观已经消失,只听见远处传来的悲凉箫音。最后两句写自己的感慨:我过去游玩吟诗的地方,如今哪里还有人记得我呢?谁又能为我记下我的姓名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