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启瑞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杨慎的名作,其内容为: 江海万蕊舒寒芒,苍梧直下烟水长。冬月阳生雁北向,君独何者翻南行。 三年提学困周走,欲尽岭峤穷炎荒。是时剽掠遍州邑,探丸赤白纷披猖。 儒官清寒盗所弃,只有图籍辉琳琅。道傍斜睨去不顾,固知此辈犹寻常,昨者省门鸣巨炮,众鬼白日争跳梁。 城头置军万戟立,密致足断飞鸟翔。得胜之盔衣短后,贱子已易戎臣装。 儒冠峨峨众惊诧,独以局外趋彷徨。虎臣竟欲师樊哙
诗句原文: 武昌官柳初飞绵,汉南春水高拍天。 鸣钲伐鼓递相和,市楼歌管声喧阗。 夹江城郭半隐见,沈沈万井腾炊烟。 夜来月上波浪息,画艇叶叶如秋莲。 红镫照我过江去,远闻黄鹤一笛来飞仙。 商妇倚船弄弦索,估客买醉抛金钱。 人间风月几曾见,定与吴会争新妍。 壮游十载不到此,远闻一炬焦可怜。 披图令我惨不乐,知子有意归无缘。 忆昨金田起妖鸟,烽火远照湘漓间。 一朝燎原势莫止,坐令鄂渚飞腥涎。
【解析】 本诗的写作背景是作者在长安为官十年,被罢免后,流落江宁(今南京),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江上桃花懒不看,西风犹作早春寒”,首句写春日景象。江上,指江南地区。桃花,指春天的美景。懒,指不去看。早春,即春天的初期。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上的桃花懒于看;西风吹来,还带着早春的寒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上的桃花懒于看;西风吹来,还带着早春的寒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江上的桃花懒于看;西风吹来
诗句解析及翻译: 第一句:“东山西山云气蒙” 注释:描绘了东山和西山之上云雾缭绕的景象。 赏析:这句诗通过“东山西山”来暗示地理位置,而“云气蒙”则形象地表达了山峰被云雾覆盖的景色,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壮观的氛围。 第二句:“马前忽见青巃嵷” 注释:在骑马前行时,突然看到了青翠的山峰。 赏析:这里用“马前”来强调行进的速度感,而“青巃嵷”则是对山峰颜色的生动描述
山行道中 众山郁氤氲,苍冥逼诸天。平野豁然开,下有陌与阡。人家傍山涧,绕屋飞流泉。新晴融地脉,草木增清妍。鸣鸡互相答,喔咿破朝烟。山翁昼出汲,挹露拾秋绵。顾人舆盖客,咤叹惊神仙。人生有定分,丰啬理难全。安知奔走劳,讵若安居贤。吾方私愧汝,未谋二顷田。 【注释】 1. 众山:众多山脉。郁氤氲:形容山势重叠、连绵不断。苍冥:天空。逼诸天:逼近天空,形容群山之高耸入云。 2. 平野:平坦的田野。豁然
【注释】 1. 大峡关:指位于陕西太白山北的关隘。 2. 入山天冥冥,出山风泠泠:进入山中天空阴暗,走出山外风声萧瑟。冥冥和泠泠都是形容声音或气氛的状态。 3. 千岩万壑不知数:形容太白山山峰众多、沟壑纵横,无法计数。 4. 苍玉屏:指太白山上的岩石,颜色如同玉石一般。 5. 长松百尺谁所种,一一偃盖皆龙形:指太白山上生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这些松树的枝干弯曲,形状像龙。 6. 深林云日含变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选项从手法、情感等角度仔细辨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诗句的妙处,答题模式为: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写出……(景物特点),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一自烽烟惊绝徼,颇闻箫管减歌声”,写战乱带来的破坏。烽火台被毁坏,边疆战事吃紧,箫管之音自然减少。这一句与前两句“北望觚棱晓梦清
湘源纪行 古木森苍崖,飞云挂石屋。 南风三日程,吹送湘水曲。 诸山若屏障,秀色疑可掬。 时维暮春初,晴晖散平陆。 蘅芜杂荪荃,细碎纷众绿。 山花如有情,时炫游子目。 遥看白鸟下,径就陂塘浴。 净极不容唾,况敢濯我足。 当年子屈子,行吟想芳躅。 至今湘水流,不共江河浊。 海洋尔何山,灵源此中蓄。 何当访幽胜,一就峰顶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湘源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注释: 1. 征鞭尚迟滞,北望觚棱思玉堂:我如今还未出发,但心却已飞向远方的朝廷。 2. 感君纡道得觐省:你为了能见到皇帝而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3. 王事有程须速将:因为国家有大事需要处理(如巡视边疆等),所以必须尽快出发。 4. 欃枪待扫未安宅,要使民隐通天阊:等待清除的“欃枪”还没有安定下来,要让百姓的疾苦通达至皇宫的宫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叫孙渠田的学使的赠别之作
注释: 献姚石甫先生即以赠别 老矣犹兹健,风尘想据鞍。 艰危缘世变,摧折见才难。 卧虎沧江静,冥鸿天际宽。 愿公珍晚节,归路雪霜寒。 译文: 岁月不饶人,我依然保持着健康的身体,但心中常怀念战乱年代骑在马上的豪情。 世事艰难险阻,因为社会动荡不安,才华横溢之人往往遭遇挫折磨难。 像潜伏在深山中的老虎一样安静,像高飞在高空中的大雁一样自由,希望您珍惜自己的晚年生活,回到家乡的路上能避开雪霜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