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觉闻寒钟,起行向岩谷。
草径露气深,流萤点修竹。
宿鸟栖忽惊,山泉断还续。
余心怛无事,徙倚至明旭。

定林寺夜起

梦觉闻寒钟,起行向岩谷。

草径露气深,流萤点修竹。

宿鸟栖忽惊,山泉断还续。

余心怛无事,徙倚至明旭。

注释:

  1. 梦觉闻寒钟:梦中听到寺庙里传来的敲钟声。
  2. 起行向岩谷:起床后走向山谷。
  3. 草径露气深:草径上露水很重,显得很深。
  4. 流萤点修竹:流萤在修长的竹子上移动。
  5. 宿鸟栖忽惊:原本栖息的鸟儿被惊醒了。
  6. 山泉断还续:山间的泉水有时断流,有时又继续流淌。
  7. 余心怛无事:我的心却因为无事而感到宁静。
  8. 徙倚至明旭:我徘徊不定直到天亮。
    赏析:
    《定林寺夜起》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律诗。全诗通过对夜晚定林寺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梦觉闻寒钟,起行向岩谷”以梦境为引子,描写了诗人在听到寺庙里的钟声后醒来,起身走向山谷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对比,营造出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颔联“草径露气深,流萤点修竹”,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自然景象。草径上的露水浓重,流萤在修长的竹子上移动,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两句通过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真实而富有生机。
    颈联“宿鸟栖忽惊,山泉断还续”则转入对动物的描述。原本栖息的鸟儿被惊醒,山间的泉水有时断流,有时又继续流淌。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自然的变幻无常和生命的美好。
    尾联“余心怛无事,徙倚至明旭”则是对整首诗歌主题的收束。诗人虽然心中无事,却无法平静下来,只能徘徊不定直到天亮。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定林寺夜起》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表达诗人情感的优秀之作。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都让人为之赞叹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