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人钱塘,指的是清代诗人施闰章。施闰章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字愚山,号愚山居士,出生于1654年,卒于1683年,是浙江杭州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施闰章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描写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表达个人情感等方面。其中,《钱塘观潮》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描绘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清代诗人钱塘,指的是清代诗人施闰章。施闰章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字愚山,号愚山居士,出生于1654年,卒于1683年,是浙江杭州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施闰章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描写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表达个人情感等方面。其中,《钱塘观潮》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描绘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注释: 1. 九日同:和严冬友一起过。 2. 景云王少陵:指唐代诗人王之涣,字景云,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3. 汪䋚青杨上玉毕文澜金宋瑞登冶城山: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由七个句子组成。其中“青杨”、“玉毕”、“金宋瑞”和“汪䋚”是人名;“冶城山”是地名。 4. 时序易摧谢:时节变换,容易消逝。 5. 江山感物华:山河大地因物换星移而更替、美丽。 6. 百年几令节:百年间有多少令节。 7.
诗句解释: 1. 虎尾羊肠事可惊,频年忧患苦相婴。 - 注释:比喻路途艰难曲折,充满危险。 - 译文:如同老虎的尾巴和羊肠小道一样,道路艰险而令人震惊,连续多年的忧虑与困苦纠缠不清。 2. 绝交岂敢如朱穆,入世谁当恕祢衡? - 注释:朱穆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官员,曾因直言不讳得罪权贵而被迫离职;祢衡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辩士,因恃才傲物而被贬为“丧家狗”。 - 译文
定林寺夜起 梦觉闻寒钟,起行向岩谷。 草径露气深,流萤点修竹。 宿鸟栖忽惊,山泉断还续。 余心怛无事,徙倚至明旭。 注释: 1. 梦觉闻寒钟:梦中听到寺庙里传来的敲钟声。 2. 起行向岩谷:起床后走向山谷。 3. 草径露气深:草径上露水很重,显得很深。 4. 流萤点修竹:流萤在修长的竹子上移动。 5. 宿鸟栖忽惊:原本栖息的鸟儿被惊醒了。 6. 山泉断还续:山间的泉水有时断流,有时又继续流淌。
时序易摧谢,江山感物华。 百年几令节,名士半离家。 地迥日沈树,天寒雁落沙。 空怜一樽酒,寂寞伴黄花。
清代诗人钱塘,指的是清代诗人施闰章。施闰章是清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不仅在艺术上有着极高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字愚山,号愚山居士,出生于1654年,卒于1683年,是浙江杭州人。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学者。施闰章的诗歌创作主要集中在描写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表达个人情感等方面。其中,《钱塘观潮》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诗通过描绘钱塘江潮水的壮观景象
这首诗描绘了钱塘江畔的美景和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下面是逐句解释: 1. "苍茫空阔海云开,浙水东西隔岸隈。" 注释:天空显得开阔而辽阔,海面上的云雾散去了,钱塘江(浙水)两岸的景色被分隔开来。 赏析:首联描绘了宽阔的钱塘江面以及它两岸的自然景观,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显寂寥的氛围。 2. "我到龙山呼渡晚,谁从渔浦趁潮回。" 注释:我来到龙山时已是傍晚,谁能趁着潮汐在渔浦回来呢? 赏析
诗句释义如下: 几万人家水绕城,白云开处见丹青。 地连金色三千界,山映瑶峰六尺屏。 晓凭阑干披宿露,夜收帘幕透寒星。 浙江风物端无赛,半拟蓬莱半洞庭。 译文: 在钱塘,数万户人家围绕着水城,白云展开之处便可见到如画般的美景。这里地连着金色的三千世界,山景则如同瑶台般晶莹剔透,仿佛是六尺屏风一般。清晨时分,我凭栏远望,披着露水;夜晚来临,我收回窗帘,透过寒星点点。钱塘的风景之美,无与伦比
钱塘 踯躅吞声泪暗倾,杖藜徐步浙江行。 青芜古路人烟绝,绿树新墟鬼火明。 事去玉环沈异域,愁来金碗出佳城。 十年草木都糜烂,留得南枝照浅清。 注释 1. 踯躅:行走时的声音。 2. 吞声:不敢哭出声。 3. 杖藜:手拄拐杖。 4. 浙江:指钱塘江。 5. 青芜:荒芜的草地。 6. 古路:旧路。 7. 人烟绝:没有行人。 8. 绿树:新的树木。 9. 鬼火:鬼火是迷信说法,指磷火之类的光亮。
【解析】 钱塘:即浙江杭州。 译文: 雨过后,风刮过高,吹动屋顶发出沙沙声响;吴中暑气已退,寒意随之而生。 晴光洒向园林湖面,使水波泛出薄薄雾气;夜气侵人枕簟轻凉。 寺庙的钟声呼唤着风儿,夜晚自语不停;邻家的织机织月之声,清晨犹自鸣响。 江湖处处有悲秋之客,收拾好衣装准备回家,天不亮就动身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风景的诗。首联写雨过天晴,高风劲吹,屋瓦被风吹得哗哗作响,是诗人观景而作的实感
《钱塘》 天随望落低低鸟,海欲潮生细细风。 裘恋客边春夜冷,梦依天末翠微重。 云深碧树浑经湿,日落清江半染红。 愁倚驿楼芳草合,吴山越水暮烟中。 注释: 1. 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是古时候的州郡名。 2. 天随望落低低鸟:天空中的太阳渐渐落下,鸟儿在天边飞翔。 3. 海欲潮生细细风:海风轻轻吹拂,仿佛要引发潮水。 4. 裘恋客边春夜冷:穿着裘衣的人在客地过春夜,感到寒冷。 5. 梦依天末翠微重
《钱塘观潮》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绘了杭州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万山赴海国,众水汇钱塘。”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无数座山峦如同奔赴大海的国家,无数的江河汇聚在钱塘江畔。这里的“赴海”和“汇钱塘”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自然景观描绘得生动而壮观。 第二句:“王气千年歇,湖声八月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自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注释】 1. 钱塘:指浙江杭州市。 2. 山林多清妍:形容山水秀丽,景色宜人。 3. 层城填华屋,巨栋相钩连:形容城市中的建筑雄伟壮丽,相互连接。 4. 歌吹日无虚:每天都有歌舞表演,热闹非凡。 5. 笙箫间丝弦:笙和箫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悦耳动听。 6. 通逵接广陌:宽阔的街道连接着各地的道路。 7. 车骑何喧阗:车马喧嚣,声音嘈杂。 8. 我来属清秋:我来到这个美丽的季节。 9. 况值升平年
钱塘: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 风涌银涛势欲狂:风卷起银白的波浪,气势凶猛,如同狂怒。 削苍茫:形容山势陡峭,如刀削过一般。 非关客思无聊赖:并非因为游子思乡而感到无聊或寂寞。 十月天寒正陨霜:农历十月天气寒冷,天空中正飘落着初雪。 注释: 1. 诗一开头就描绘了一幅钱塘江上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画面。“风涌银涛势欲狂”一句,将风与水结合,形成了一种动态的自然景象。 2. “万山空自削苍茫”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