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挂蒲帆缓缓行,秋风吹我到宣城。
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彻底清?
宛陵杂诗四首
不挂蒲帆缓缓行,秋风吹我到宣城。
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彻底清?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潺湲急”和“彻底清”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秋天水声潺潺和清澈透明的特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美好的自然场景之中。
不挂蒲帆缓缓行,秋风吹我到宣城。
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彻底清?
宛陵杂诗四首
不挂蒲帆缓缓行,秋风吹我到宣城。
出山泉水潺湲急,可似山中彻底清?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秋日景色的细致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潺湲急”和“彻底清”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秋天水声潺潺和清澈透明的特征,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美好的自然场景之中。
赠宝山诗僧铁岸 铁岸不满五尺长,酒酣芒角生枯肠。 世无知我行已矣,收拾智慧归空王。 谭禅说剑吾不晓,但读君诗每绝倒。 蛟龙蜿蟺云锦张,尘垢秕糠一笔扫。 仪秦抵掌壮士羞,抱关屠狗骄王侯。 六朝而后开释典,豪杰往往逃缁流。 昌黎辟佛重大颠,欧阳亦称秘演贤。 二公具眼有真识,肯与流俗相周旋。 注释: 1. 铁岸:诗人的别号,这里指诗人本人。不满:意指诗人身材矮小。2. 酒酣芒角生枯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病人的病情变化,以及医生对他的治疗过程。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病目:双眸炯炯秋水清,一旦忽作盲左盲。 释义:眼睛明亮如秋水,却突然失明。 关键词:病目(眼睛的疾病)、炯炯(明亮)、失明(失明)。 赏析:诗的开头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眼睛明亮如秋水,但突然之间却失去了光彩。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到惋惜和惊讶。 病之始作由外患,癣疥偶发微且轻。 释义
金山怀古 大江东去绕金山,坡老当年此往还。 一曲铜琶歌水调,千秋玉带镇禅关。 雄才脱略疑青兕,春梦浮沉付白鹇。 等是鸿泥留爪迹,那堪尘土对愁颜。 粥鼓浑疑战鼓频,寒潮落日大江滨。 中兴事业开名将,半壁江山仗美人。 何物书生轻扣马,至今遗像尚骑麟。 闲僧指点黄天荡,付与渔樵话劫尘。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文人陆游在镇江金山游览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
【译文】 你像鲁仲连不辅佐秦国,在乱世中推举奇人。 后来你如鱼头一样做参政,在朝廷上直率的大臣。 你自视清高非同流俗,肝胆照人炯炯有神。 读书养气四十年,鹤立鸡群迈步尘世外。 国家正逢全盛时,朋侪尊酒但论诗。 惟君忧深且思远,抱膝长吟多叹咨。 前年烽火连京口,银山铁瓮无人守。 半壁东南几劫灰,空城往往无鸡狗。 你是死者表忠贞,三公哀诔昭精诚。 你是生者激义勇,功罪分明见者悚。 书生一言何重轻
【诗句】: 喜从弟达春自乍浦避兵回 前闻乍浦失,举室方惊惶。 今见我弟至,痛定犹傍徨。 傍徨中夜说,破涕为喜说。 手指百结裳,犹带兵间血。 忆自去年秋,风鹤生烦忧。 烦忧归不得,王粲徒登楼。 因循人今春,警报日以至。 吏先蓄逃心,民久无固志。 三月初七日,贼船声如雷。 初八贼转退,初九贼复来。 自辰至酉戌,已报全城失。 弟在火光中,辗转不敢出。 出恐遭官兵,更防值奸民。 兵民肆淫掠,刀下无完人。
【注释】 吟萝:在松树上作诗。别松云叔之粤西:在岭外做官,告别松云叔。 风雨春将归,征人亦言别:风雨交加的春天就要过去了。征人(远征之人)也要离开他了。 忆昔全盛时,亭台绕曲折:回忆往昔兴盛的时候,楼阁环绕着曲折的小路。 转瞬卅年间,家贫花亦拙:转眼三十年过去了,家里贫穷,连花儿也变得简陋了。 族父召我来,开卷时披阅:我的族父召唤我来,我打开书页就阅读。 今将有远行,离思如百结
【注释】 避兵:躲避战乱。我向毗陵来:我逃到毗陵躲避战乱。毗陵,今江苏常熟县。尔:代指你,你的母亲。丁山:山名,在今天山东泰安市东北。燕燕:燕子。无成心:没有打算,没有目的。安亲意:使亲人安乐的想法。姑且住:暂且停留。丁山近与蜀山邻:临近蜀地的大山。东坡: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曾:曾经。此处:指这里,指丁山这个地方。路幽径僻民气敦:山路崎岖,道路偏僻,但百姓淳朴善良。俗俭资单盗贼恕
月河的水浅得不能渡船,闸前的人遣闷。 上游的船不来,下游的船也不去。 一座桥横在中间,一起唱着:公无渡河。 天降灾害驱人饥渴,无处不是困顿之步。 我来自毗陵,走一百七十里的路。 碰到藩篱似羝羊,进退都自误。 堂上的白发亲,年已衰老迫晚景。 怀中的黄口儿,啼哭索乳哺。 可怜牛衣人,蓬头悲莫诉。 此行殊芒芒,未必即有遇。 况复行路难,徘徊望江树。 注释: 1. 月河:指月亮映照的河水。 2. 下流
十方庵 朔风吹尽回阳春,景星卿云天运新。 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 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 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 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 师曾执法劾中使,师曾谪戍随风尘。 师曾南朝却徵召,不与马阮同搢绅。 师曾浮海护少主,归路误触飞龙鳞。 崖山舟溺国安在,芒鞋破衲馀孤身。 孝陵岁岁哭寒食,一盂麦饭谁招魂。 闻说江南访遗逸,出山泉水清且沦。 微臣不及攀龙去
大雪 北风彻骨大地寒,同云四布天漫漫。 武人东征马不进,狐裘貂帽相盘桓。 玉龙衙衙六花舞,未到天明盈尺五。 牙旗半卷冻不翻,白战无声寂桴鼓。 明州城头冻雀飞,姑苏台上乌夜啼。 吴姬沉醉尚歌舞,健儿执戟寒且饥。 斯时龙公战未息,海水掀作琉璃碧。 毒雾遥连鳖子亹,明珠照彻鲛人宅。 羊羔美酒花冥冥,春风早入沧浪亭。 谁何献策毋乱行,吁嗟李愬方治兵。 译文 北风吹透我骨髓的寒冷
【注释】顾:看望。苜蓿(mù shú):一种植物名,即今称的苜蓿。衔杯:饮酒。先生到:指作者来到。黄花:指菊花。剩蕊:指花未开全。 【赏析】这是写菊花迎人,待主人到来,满枝留蕊。 首句“秋雨声中旧雨来”,是说秋雨绵绵,久雨初晴,诗人在雨声之中迎来久别的朋友。“旧雨”二字,既写出了时间,又写出了人物与情景的关系。次句“堆盘苜蓿且衔杯”,是在欢迎朋友的同时,举杯痛饮,欢聚一堂。苜蓿是古代的酒菜
诗题:方正学祠二首·其二 景隆误国千秋臭,正学旌闾十族香。 译文:景隆皇帝误国千年臭名昭著,正直学问光耀门楣,使家族声名显赫香气四溢。万代子孙天命已定,怎能容忍你再去辅佐成王? 注释: 1. 景隆误国千秋臭:指景隆皇帝在位期间因种种原因导致国家遭受重大损失和民众疾苦。"千秋"表示时间悠久,“臭”在这里是贬义词,形容名声极差。 2. 正学旌闾十族香:强调正统学问的重要性和价值
燕篡表臣忠,如雪麻衣染血红 大书燕篡表臣忠,如雪麻衣染血红。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历史画卷,其中“燕篡”指的是燕王朱棣篡位称帝的历史事件,“表臣忠”则表达了对那些忠于国家和皇帝的臣子的赞美。诗中的“如雪麻衣染血红”通过颜色的变化来比喻历史的变迁,暗示着历史的残酷与复杂性。 高煦后来家法肖,九原含笑问周公。这句诗通过对比“高煦”的后来者和周公的形象来表达对先贤的敬仰和对其家族后代的期望
宛陵杂诗四首 六尺饥驱愺恅中,尘襟孤负对丹枫。敬亭上下双溪水,曾照青莲咏谢公。 注释:饥饿让我身心疲惫,我独自一人面对秋天的丹枫树。曾经在敬亭山的双溪边吟咏过青莲和谢公的诗篇。 译文:饥饿让我身心疲惫,我独自一人面对秋天的丹枫树。曾经在敬亭山的双溪边吟咏过青莲和谢公的诗篇。 赏析:此诗表达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文学创作的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通过描绘秋日景色,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宛陵杂诗四首 茅店三间席作门,瓦盆新酿醉黄昏。 西风打屋寒星射,添尽衾裯不觉温。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茅店三间席作门”:描述一家简陋的旅店,用茅草搭建的门显得十分简朴而温馨。这象征着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或对平凡生活中的小确幸的珍惜。 2. “瓦盆新酿醉黄昏”:使用瓦盆烹制食物,营造出一种乡村生活的氛围。黄昏时分,人们围坐在瓦盆旁共饮,享受着简单的幸福。这里的“新酿”不仅指酒
下面是宛陵杂诗四首的逐句释义以及诗句和译文的对应关系: 1. 诗意解读: - “磷磷碎石映流泉,随意幽寻夕照天。” 描述了傍晚时分,夕阳照射下的石头在清澈的溪水中显得格外明亮。诗人独自一人沿着小径漫步,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景色。 - “独木小桥当路出,倩人扶过水西边。” 描绘了一座小木桥横跨在溪水上,诗人需要别人搀扶才能过河。这里的“倩人扶过”表达了诗人对陪伴和帮助的依赖。 2. 关键词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