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尽回阳春,景星卿云天运新。
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
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
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
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
师曾执法劾中使,师曾谪戍随风尘。
师曾南朝却徵召,不与马阮同搢绅。
师曾浮海护少主,归路误触飞龙鳞。
崖山舟溺国安在,芒鞋破衲馀孤身。
孝陵岁岁哭寒食,一盂麦饭谁招魂。
闻说江南访遗逸,出山泉水清且沦。
微臣不及攀龙去,梵偈钟声泪满巾。

十方庵

朔风吹尽回阳春,景星卿云天运新。

宇宙虽大无所托,托于方外来江滨。

江滨说法机滚滚,十方谛听悟性真。

有时下座忽大恸,旁观太息师前因。

师曾琼林啖绫饼,师曾铁面弹阁臣。

师曾执法劾中使,师曾谪戍随风尘。

师曾南朝却徵召,不与马阮同搢绅。

师曾浮海护少主,归路误触飞龙鳞。

崖山舟溺国安在,芒鞋破衲馀孤身。

孝陵岁岁哭寒食,一盂麦饭谁招魂。

闻说江南访遗逸,出山泉水清且沦。

微臣不及攀龙去,梵偈钟声泪满巾。

译文:
十方庵的景色在朔风过后又恢复了春天的气息。天空中的祥瑞之兆——景星和卿云,都在预示着天运的更新。尽管宇宙浩瀚无边,但在这辽阔的天地之间,我们无处可依,只能寄望于这个特殊的场所,来寻找心灵的栖息之地。
这里,僧人滔滔不绝地讲述佛法,众生们如痴如醉地聆听着,他们领悟其中的真理,达到了觉悟的境界。有时,他们听到高僧讲得动情处,会忽然痛哭,旁观者都会因此而叹息不已。
这些高僧过去曾在朝廷中担任高级职务,但他们并不满足于此,而是选择离开,到这偏僻的庵堂里寻求心灵的宁静。他们曾保护过年轻的君主,但在归途中却不幸遭遇了飞龙的利齿,险些丧命。
崖山之战后,宋朝的江山仍然稳固,但那些被贬到南方的人们却再也未能返回。他们只能在寒食节时,为逝去的亲人祈祷。传说有一位高僧曾在江南寻找隐逸之士,希望能找到一位能与他一同修行的人。
这位高僧已经离开了朝廷,但他所传播的智慧和慈悲依然在世间流传,只是他的身影已经不再可见。他的弟子们仍在继续着他未完成的事业,他们用梵音敲响钟声,以此表达对师父的怀念之情。

注释:

  1. 十方庵: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的一个著名寺庙。
  2. 朔风:北方吹来的寒冷风。
  3. 景星:指夜空中出现的星星。
  4. 卿云:指天空中的云彩。
  5. 天运:上天的旨意或命运。
  6. 宇宙:指整个宇宙空间。
  7. 托于方外:指生活在民间或隐居山林。
  8. 说法:佛教用语,指宣讲佛经、教义。
  9. 十方:指四面八方。
  10. 谛听:仔细倾听。
  11. 大恸:极度悲痛。
  12. 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
  13. 南朝:指南宋时期。
  14. 马阮:指权贵人物马光祖和阮思聪。
  15. 中兴业废:指世事的变化和兴衰。
  16. 国:这里指国家或政权。
  17. 芒鞋破衲:形容贫困潦倒。
  18. 孝陵:指南京的中山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
  19.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清明节前一日。
  20. 遗逸:隐士或遁世之人。
  21. 出山:离开隐居之地。
  22. 泉眼:指清澈见底的水井。
  23. 马阮:指当时的权贵马光祖和阮思聪。
  24. 南朝:指南宋时期。
  25. 马阮:指当时的权贵人物马光祖和阮思聪。
  26. 浮海:指航海。
  27. 少主:年轻的君主或君主之子。
  28. 飞龙鳞:指飞龙的鳞片,比喻尊贵的地位。
  29. 崖山:位于广东省新会县南端。
  30. 安在:哪里还存在?
  31. 一盂麦饭:指一碗粥。
  32. 招魂:指招魂仪式,用于超度亡魂。
  33. 江南:指中国的南方地区。
  34. 遗逸:隐士或遁世之人。
  35. 出山:离开隐居之地。
  36. 梵偈钟声:指佛教的诵经声。
  37. 微臣:古代对地位较低者的谦称。
  38. 攀龙附凤:指攀附有权势的人。
  39. 梵偈钟声泪满巾:指因为思念师父而流泪满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