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未靖切忧思,步月看云百不宜。
皇旅行看风扫萚,妖氛应是雪融曦。
劝餐每拂家人意,临变常怀履险时。
纵获安居廑内顾,江乡何日慰斯饥。
烽火未息,心中忧虑重重,我独自在明月下散步,看云看月百感交集。
皇城之行,看着风扫落叶,妖氛应是雪融曦。
每次劝家人吃饭时,总想起临变时的恐惧。
但内心的不安,江乡何时能安慰饥肠。
烽烟未靖切忧思,步月看云百不宜。
皇旅行看风扫萚,妖氛应是雪融曦。
劝餐每拂家人意,临变常怀履险时。
纵获安居廑内顾,江乡何日慰斯饥。
烽火未息,心中忧虑重重,我独自在明月下散步,看云看月百感交集。
皇城之行,看着风扫落叶,妖氛应是雪融曦。
每次劝家人吃饭时,总想起临变时的恐惧。
但内心的不安,江乡何时能安慰饥肠。
【注释】 ①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或6日。 ②何客不思家:哪一位游子不在思念自己的家乡。 ③狼烽(hu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 ④真假乱传讹战守:真假消息混淆,战争的消息到处传播。 ⑤阴晴叠见幻云霞:时阴时晴,变幻莫测,如幻影般飘浮着云霞。 ⑥屋乌:指屋檐下的乌鸦。此处比喻自己的处境。 ⑦不携书剑走天涯:不拿书和剑去远行漂泊。 赏析: 此诗作于清明时节,作者身在他乡
【注释】 ①罨(yǎn)碧阴:以绿布或绢覆盖的绿色帘幕,用以遮蔽阳光。 ②蕉窗:一种窗户,用芭蕉叶做成。 ③抵馈金:指书信中的问候语,意即“慰问”。 ④妙悟:禅宗用语,意思是领悟了佛理。 ⑤妙悟当前仔细寻:在此时此刻,仔细地去领悟佛理。 【赏析】 这首诗是写春晨即事。首句“几日花檐罨碧阴”,写春天的景色,明媚的阳光透过花木掩映的绿阴洒满庭院,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觉;次句“蕉窗展卷薄寒侵”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橐笔年来傍海霞:形容诗人常年背着书囊,靠近海边。 2. 思乡心绪乱如麻:诗人因为思乡的心情而感到焦虑和混乱。 3. 为珍遗泽垂黄卷:指珍惜前人的教诲,将其记录下来,就像珍贵的书籍一样。 4. 也学传经设绛纱:诗人效仿古代学者传授经书时的情景,穿着红色的衣服以示尊敬。 5. 磨铁生涯非浅薄:形容诗人的学术生涯深厚,不是肤浅的。 6. 式金风度要清华
诗句:绿杨如线草如茵,荏苒驹光岁月新。 译文:绿色的杨树像是细细的线条,草地如同柔软的垫子,时间匆匆,一年又一年。我寄出远方的信却未能到达,心中担忧家乡的亲人是否也像我一样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清明节那天,风筝在风中飞舞,惊起一片春心,让人不禁想起故乡的人和事。听说西冷那边最近正在享受胜利的喜悦,松关不再远巡,这让我感慨万分。 注释: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
晕绿裁红绚曲尘,清明甫过石泉新。 江豚吹浪千层阔,山鸟鸣春一曲匀。 秀野烟迷杨柳月,晴窗锦浣海棠春。 绮罗风里增愁思,回首乡关隔水滨。 注释: 1. 晕绿裁红:形容春天的景色色彩斑斓。 2. 绚曲尘:指绚烂多彩的美景如尘一般飘浮在空气中。 3. 清明甫过:清明节刚刚过去。 4. 石泉新:清澈的山泉。 5. 江豚吹浪:形容江中的海豚在波浪中欢快地游泳。 6. 山鸟鸣春:鸟儿在春天里欢唱。 7.
清明客感二首 其一 新柳垂条起复眠,清明春老欲飞绵。 莺花早谢寻芳梦,鸠雨还防做冷天。 子舍久违惊节候,申江乍暖换风烟。 饧箫声里添惆怅,空忆松楸远近阡。 注释: 1. 新柳垂条起复眠(新柳): 新的柳树枝条又开始了生长,仿佛在睡眠中醒来。 2. 清明春老欲飞绵(清明春老): 清明时节春天已经过去,如同棉絮一样飘飞。 3. 莺花早谢寻芳梦(莺花): 早春时节,鸟儿和花儿都已经凋零,寻找美好的梦境
【注释】 春晨即事六首(其一): 春天早晨,作者即兴作了六首诗。 年华弹指又东风:转眼间春天又来了。年华:岁月,时间。 九十晴光点缀工:九十里晴朗的阳光,像精美的工艺品一样散布在原野上。 溪径停云拖浅碧:溪流旁的小路,云雾缭绕着,好像被拉出一条淡青色的影子。 檐花醉日褪深红:屋檐上的花朵,仿佛被太阳晒醉了,颜色变得暗淡而深沉。 情留燕乳鸠鸣里:燕子的叫声像是乳酪的味道,鸟儿的鸣叫仿佛是低微的啼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晨即事六首·其六》中的一句。下面是对这句诗的逐句释义: 1. 茫茫天道竟无知,泡影生憎变幻奇。 - “茫茫天道”:指的是广阔无边的天空,这里用来形容天地间的道理或法则。 - “竟无知”:表示对于这种道理或法则感到无法理解,没有认识到其存在的意义。 - “泡影生憎”:指虚幻的事物引起了厌恶和反感。 - “变幻奇”:形容事物的变化多端,奇特而不可预测。 2.
【注释】 《述怀二首》其一: 顾影长为永感身——顾影自怜,常因自身之苦痛而感到悲伤。 何堪慈荫失三春——怎能忍受失去了亲人的庇佑和庇护。 病中惫矣犹为客——病中困顿疲惫,却仍像客人一样四处漂泊。 梦里居然尚有亲——梦中竟然还有亲人的存在。 此后衔哀难称意——以后含哀悲痛难以言表。 当年茹苦最伤神——当年承受苦难时,最让人心痛。 欲书懿范扬先德——想写下美德来宣扬先祖的美好品质。
【注释】 ①提携:扶持。 ②范张:指东汉时范滂、张俭,都是东汉名臣。 ③杨马:指东汉时杨震、马融,都是东汉名士。 ④化雨:比喻恩惠。 ⑤山斗:指高官显贵。 ⑥胪欢:形容喜悦。 【译文】 记得你我携手共事二十年前,你因风尘憔悴而客居幽燕。 范阳张氏的忠诚行为胜过世俗流俗,扬雄、司马相如的文采可以与古人媲美。 自从分别后你我远离了朝廷的教化之雨,空让那些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们仰望天空。
【注释】 请业:请求学业。辰,指时间,这里指年。先生:指舅父洪芝舲,字芝鸣,号芝亭。项向人:项元浩,字向人,是洪芝舲的弟子。词华富:指文章辞采华丽。格律真:指文章有正确的音律和格式。累试未能偿宿望:多次考试未能达到父亲的期待。曩时犹幸炙阳春:过去还有幸得到父亲(即洪芝舲)的提携。函丈:指书信往来。提命:指教书。讲学:教书。弥惭:更加感到羞愧。谫陋:学识浅薄,才能平庸。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赏析,同时我会给出相应的译文和必要的注释: 第一首 注释 - 幼年: 年轻时。 - 即抱不凡资: 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 阁掩菤葹: 形容才华被深藏不露,比喻才华未被发现。 - 下帷: 古代学者在读书或研究时,常常闭门谢客,专心致志。这里指专心读书。 - 敏捷诗才: 形容诗歌创作才能迅速而灵敏。 - 追白也:
【注释】 哭舅氏洪芝舲师四首 岂第才华冠等俦,生来至性比人优。 饰丧愿守三年礼,应试坚辞一第求。 编纂父书绵世泽,推详地理绍前猷。 承先启后仔肩重,地下宏文又待修。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亡舅洪芝舲的祭奠之作。洪芝舲,即洪汝舟(1597-1663),字芝舲,浙江仁和人。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一生从事著述,著有《读史纪事》《经史通义》《皇明经世编》等。他的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刚毅,不屈不挠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萱阁暌违又一年: - 萱阁:指母亲的居室,萱草在古代文化中常用来象征母爱。 - 暌违:分离,离别。 - 一年:表示时间,一年过去了。 - 译文:母亲居住的居室已经分别一年了。 2. 此中遥系正无边: - 此中:这里,指母亲的居所。 - 遥系:遥远的牵挂。 - 无边:没有边界,形容思念之深远和持久。 - 译文:在这远离母亲的居所,我无尽的思念像无边的大海一般深广。 3
洪表侄 一别浮云世态更,晋陵劫火尚纵横。 心头遥溯深离绪,海角相逢话旧情。 往事不堪重记忆,宦游应许遂生平。 烽烟未靖需材急,捧檄驰驱好请缨。 注释: 1. 洪表侄:指诗人的侄子。 2. 一别浮云世态更:离别后,世界的变化如同轻飘的云雾一样。 3. 晋陵劫火尚纵横:晋陵(今江苏无锡)在历史上曾遭受过战乱,这里指的是劫掠和破坏。 4. 心头遥溯深离绪:心中深深怀念过去与亲人的分离。 5.
洪表侄 亲知此日半雕零,却喜英风振北溟。 荆树骈枝留棣萼,菤葹遗阁忆窗棂。 看君继述承先志,慨我浮沉守一经。 日暮途穷徒怅望,拟呼将伯盼垂青。 注释: 1. 诗题“洪表侄”表明这是一首写给洪姓表侄的诗歌。 2. “亲知此日半雕零”表达了作者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与关切,同时透露出对家人(特别是表侄)的关心和牵挂。 3. “却喜英风振北溟”中的“英风”指的是英雄气概或才华横溢,而“振”则表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