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厌嚣尘秽,晴郊豁旅颜。
荡胸春水活,涤虑野云闲。
径曲偏宜竹,窗低不碍山。
贪吟林色暮,带月返柴关。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久厌嚣尘秽:长时间厌倦了喧闹的尘土与污秽。
  • 关键词:嚣尘秽(喧闹的尘土)
  1. 晴郊豁旅颜:晴朗的郊外使旅途中的面容变得愉悦。
  • 关键词:晴郊、旅颜(旅途中的心情)
  1. 荡胸春水活:仿佛胸中的郁闷被春天的水洗净一般。
  • 关键词:荡胸、春水、活(洗涤心胸,心情舒畅)
  1. 涤虑野云闲:让心中的杂念和忧虑像野云般被风吹去,变得轻松悠闲。
  • 关键词:涤虑(清除心中的杂念)、野云、闲(悠闲自在)
  1. 径曲偏宜竹,窗低不碍山:小路曲折适宜竹林生长,窗户较低也能看到远处的山。
  • 关键词:径曲(小路曲折)、竹(竹林)、窗低(窗户较低)、山(远山)
  1. 贪吟林色暮,带月返柴关:我贪恋林间的景色,直到天色已晚,带着月亮才回到柴门的住处。
  • 关键词:贪吟(喜爱吟诵)、林色(树林的颜色)、暮(傍晚)、柴关(柴门)

译文:
在喧嚣的城市中已经待了很长时间,现在终于来到了宁静的郊外。看到这样的景象让我的心情豁然开朗,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春日的溪水洗净。我漫步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净化,所有的杂念都随风而去。

小路上弯曲的地方特别适合竹子的生长,而低矮的窗户则能让我欣赏到远处的青山绿水。在这片美丽的景色中我沉醉于吟诵之中,直至夕阳西下,带着一轮明月离开了这个地方,回到了家中。


赏析:

《春日过赵氏山庄》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日里游览一个名叫赵氏山庄的地方时的内心感受和所见之景。诗中不仅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需求。

第一句“久厌嚣尘秽,晴郊豁旅颜”,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厌倦,以及抵达宁静野外后带来的愉悦心情变化。这种心情的转变象征着从繁杂到清净的心理过渡,是整首诗情感基调的开端。

第二句“荡胸春水活,涤虑野云闲”,进一步描绘了春天带给人的心灵上的洗涤与净化。这里的“荡胸”与“涤虑”都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放松和解脱。春天的水象征着生命的活力,而“野云闲”则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轻松心态。

第三句“径曲偏宜竹,窗低不碍山”,则是具体描写了山庄的自然景观。道路的曲折使得竹林更加显得和谐美观,而低矮的窗户则让人能够享受到更完整的视野,包括远处的群山。这样的描写既营造了一个优美的环境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环境的喜好。

最后两句“贪吟林色暮,带月返柴关”,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在这里,诗人不仅仅是享受着眼前的景色,还沉浸在对自然美的吟咏之中,直到夜幕降临,月光如水洒满小屋,这才意犹未尽地返回家中。这不仅是对美景的留恋,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和抒发。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美好景色与内在情感的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