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识疏贫贱,新知正阒寥。
白头甘濩落,青眼重箪瓢。
朔雪燕城暗,云帆瘴海遥。
那堪情始洽,离席祖星轺。
【注释】
六给谏:指唐玄宗时御史中丞崔圆。鲁,今山东曲阜县。
旧识疏贫贱:老朋友虽然贫穷,但关系却亲密无间。疏,疏远、不密切。
新知正阒寥:新交的朋友正在孤独寂寞。
白头甘濩落:年老的我甘心过贫困的生活。
青眼重箪瓢:用青眼(表示赞赏)看人,看重的是人的品德;一箪食物,一瓢饮水,表明清贫。
朔雪燕城暗:北国寒冷的冬雪笼罩着燕地,即今天的北京。燕,古称幽州,今北京一带。
云帆瘴海遥:乘船出海,经过多山多雾的南方,到达遥远的海外,即广东。
那堪情始洽:怎忍离别?“那”通“奈”。
离席祖星轺:饯别友人登上了去京城的专车。“离席”,离开宴席。“祖星”,即北斗七星中第一颗星,借指北斗。“轺”,古代一种轻便的马车。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崔圆巡察台湾的一首赠别诗。崔圆于开元十四年(726)正月,以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在今洛阳),第二年四月,又改任御史中丞,巡视福建道诸郡,至开元十六年(799)才回朝,故崔圆是诗人晚年的朋友。这首诗从送别的感情出发,写诗人对崔圆的一片深情厚谊。全诗写得质朴自然而又不失文采,是一首很有生活气息的赠别词。
第一句“旧识疏贫贱”,写诗人与崔圆的关系之亲密。“疏”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疏远”;二是“贫贱”中的“贫”字。诗人与崔圆相识已久,两人关系非常亲密,尽管他们之间曾一度疏远,但诗人对朋友始终怀有深厚感情,因此,当崔圆再次来到身边的时候,诗人立即就把他当作了旧日的知己来看待。第二句“新知正阒廖”,写崔圆此时的处境。诗人与崔圆分手之后,自己的处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受到排挤而被罢免相职,于是只好退居家乡,过着清贫的生活。而崔圆呢,他此时正在外地做官,由于地位低微,处境孤单,所以感到十分寂寞。这两句是说:老朋友虽穷困潦倒,但彼此情谊却依然亲密无间。“疏”与“正”互文见义。“阒廖”,寂静空寂之意。“阒”是寂静的意思,“廖”是孤单的意思。“疏贫贱”、“正阒廖”两个词语连在一起,把两人不同境遇下的深厚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三四句“白头甘濩落,青眼重箪瓢。”写诗人与崔圆的交往。“白头甘濩落”,意谓诗人愿意接受这种清贫的生活,因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意义。“濩落”,形容生活清苦,没有享受。“青眼重箪瓢”,意谓诗人重视朋友的品质和为人处世的准则。“青眼”是指用眼睛正视朋友,表示尊重和赏识,这里比喻朋友的为人处世原则。“箪瓢”,是形容生活清苦。“箪”是一种用竹子做成的饭具,“瓢”是盛水的器具。“箪瓢”,就是竹简和葫芦,形容生活清苦。“青眼”与“箪瓢”连用,说明作者重视朋友的人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崔圆的一片赤诚之心。
第五句“朔雪燕城暗,云帆瘴海遥。”写诗人送别崔圆时的景况。诗人在送别崔圆的时候,正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季节。在茫茫白雪中,燕京显得更加昏暗,仿佛要被白雪吞噬掉一样。“朔雪”指的是北方的雪花。“燕城”,即燕京,即今天的北京。“暗”字写出了雪后的阴冷。“云帆”,即船帆。“瘴海”,指南方多山且多雨的地方。“遥”,遥远。这句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崔圆时所看到的北国的雪景以及海上的风云变幻,为下文作铺垫。
第六句“那堪情始洽,离席祖星轺。”写诗人与崔圆的感情之深。“那堪”的意思是哪能容忍!“祖星轺”,指使者乘坐的车子,因为“星”是星宿的名字,所以叫“祖星”。 “那堪”是哪里能够忍受的意思。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与崔圆之间的深厚感情:崔圆刚来到诗人身边不久,双方感情就变得融洽了,可是现在又要分别,诗人怎么能舍得呢?于是诗人便登上了去京城的专车,离开了崔圆,远赴京城上任。
全诗以真挚的情感抒发对崔圆的思念之情,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优美,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