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泌何时遂息机,避人踪迹任褒讥。
已安濩落材无用,不分渔樵愿亦违。
过眼烟□难久住,羡君鸾鹤早同归。
芳踪一去经千载,寂寞云山旧采薇。
【注释】
衡泌:衡山和湘水。衡山为湖南省衡山县名,湘水为湖南省长沙市名。机:指机会,这里借机字表示隐居。褒讥:批评、指责。濩(huò):同“涸”,水干。用:施展才华。分:区别。羡君早同归:羡慕你鸾鹤般早归隐。鸾鹤:古代传说中鸟名。《列子·黄帝篇》:“凤皇乃集于皇崖之阜。”后以鸾鹤比喻仙鸟。采薇:《诗经·小雅》有《采薇》,是周初人伯夷、叔齐在周文王时因反对武王讨伐商纣而饿死于首阳山的故事。后用以比喻隐居生活。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诗人自长沙赴江陵途中,途经衡山时所作。这首诗的大意是:我到这偏僻的地方来躲避是非的评论,已经安顿下来,过着闲散的生活,不施展才华,也不与渔樵为伍;看见眼前的烟云,不能长久停留;羡慕你像鸾鹤一样早早地回归大自然。你的踪迹一去,经过千载,也无人知道。寂寞的云山,只有过去的人还在那里砍柴采蕨,采摘艾蒿。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文人避世隐居的思想。唐初统治者为了笼络人心,采取各种手段,招纳四方士人。但许多士人并不因此趋炎附势,而是选择远离世俗,退隐山林,追求一种清静的生活。诗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过某隐居感赋》。
此诗开头一句就表达了自己隐居的目的和态度,他来到这偏僻的地方来躲避是非的评论,已经安顿下来,过着闲散的生活,不施展才华,也不与渔樵为伍。接着两句进一步描写了自己的隐居生活,看见眼前的烟云,不能长久停留;羡慕你像鸾鹤一样早早地回归大自然。
中间四句写自己的隐居生活,虽然隐居山林,但是并没有忘却世事,只是不再与世俗之人打交道。这种隐居并非真正的逃避现实,而是对现实的不满,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你的踪迹一去经千载,也无人知道。寂寞的云山,只有过去的人还在那里砍柴采蕨,采摘艾蒿。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