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覆寒云,下马聊独往。
四顾无人声,风蝉树间响。

【注释】

板桥:地名,今属江苏。

真武庙:道教名山之一,在今湖北省境内。

寒云:指初夏的云雾。

下马聊独往:下了马,独自去游览。

四顾:左右环视。

风蝉树间响:微风吹动树枝,树叶发出沙沙响声,好像蝉声。

【赏析】

《板桥真武庙》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游历名胜古迹时的所见所感;后两句写游历时的所闻所得。全诗意境幽雅,清丽自然,富有生活情趣,是一篇写景小品。

诗的首联“古寺覆寒云,下马聊独往”交代了诗人游览的地方和时间。“下马”,即停马。“聊”,姑且。意思是说,诗人来到这座古老的寺庙,只见一片笼罩在寒冷的云雾中,只好下马来,暂时独自漫步前去游览。这里的“古寺”,指的是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北虎丘山上的真武庙(真武祠)。

颔联“四顾无人声,风蝉树间响”,描写了诗人在寺庙中四处张望,发现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一个人,耳边只有风中的蝉鸣声,这寂静的景色与上句的冷寂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用“无人声”来强调自己的孤独,用“风蝉树间响”来表现环境的静谧。这种静谧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颈联“板桥真武庙,香火已千年”,“板桥”指的是苏州市的一条古老街道。“真武庙”,指位于这条街道上的一座古老的寺庙。“香火已千年”,意味着这座寺庙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庙的深厚感情和对其历史的尊敬。

尾联“松风竹影摇春色,石壁苔矶映日辉”,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色。诗人用“松风竹影”来形容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用“石壁苔矶”来表达石头上长出的青苔和岩石上长出的青草。这里的“春色”和“日辉”分别指春天的气息和阳光的照耀。这些词语都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仙境之中。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寺庙、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历史的尊重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