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无息运,此实大道机。
至人握其要,惧与化育违。
纷纶物杂投,操之在几希。
几希争人鬼,内是外则非。
应者不拘方,受者各有归。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道”和“德”的。它强调了大道的无形无象,以及如何通过理解这个“机”(即“道”)来达到真正的道德修养。

以下是对每一行的解释:

  1. 乾坤无息运,此实大道机。
  • 乾坤:宇宙或天地。
  • 无息:永恒持续不断。
  • 运:运行,运转。
  • 此实:确实,确实如此。
  • 大道:至高无上的真理或原则。
  • 机:关键,核心。
  • 赏析: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宇宙运行的观察和思考,认为宇宙运行是永恒的、连续不断的,这种运行背后存在着一种最高的原则或原理,这就是他的“大道”。
  1. 至人握其要,惧与化育违。
  • 至人:最高的圣人。
  • 握其要:抓住最重要的部分。
  • 惧与化育违:害怕失去大道的精髓,因为失去了大道就会偏离正道。
  • 化育:养育,培养。
  • 赏析:这里描述了最高境界的人(至人)是如何理解和掌握大道的精髓,并因此而感到害怕,因为他担心自己会偏离大道的正道。
  1. 纷纶物杂投,操之在几希。
  • 纷纶:纷乱杂乱。
  • 物杂:事物繁多。
  • 操之在几希:掌握它们需要很少的努力,就像从几尺远的地方取东西一样容易。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感叹,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掌握大道需要的少有努力的观点。
  1. 几希争人鬼,内是外则非。
  • 几希:微小,极少。
  • 争人鬼:争夺人的鬼神。
  • 内是外则非:内在的是外在的不是。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外一致性的看法,他认为只有内在的真实才能决定外在的表现,否则外在的行为就会失去意义。
  1. 应者不拘方,受者各有归。
  • 应者:应对的人。
  • 不拘方:不限于某种方式或方法。
  • 受者:接受者,被影响或被教化的人。
  • 赏析: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应对的方式和方法的观点,他认为应对的人不应该受限于特定的方式或方法,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对。同时,不同的人会受到不同的影响或教化,因此他们会有各自的归处或归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