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编成出塞吟,吟同白雪知音少。
注释:慷慨编成,用“慷慨”形容自己创作《出塞吟》。出塞吟,即边塞诗歌。出塞吟同白雪知音少,意谓自己的出塞诗难以找到知音。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题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中“吟同白雪知音少”,是说自己的出塞诗难以找到知音,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普遍情绪。全诗意境开阔,风格雄浑豪放。
慷慨编成出塞吟,吟同白雪知音少。
注释:慷慨编成,用“慷慨”形容自己创作《出塞吟》。出塞吟,即边塞诗歌。出塞吟同白雪知音少,意谓自己的出塞诗难以找到知音。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题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中“吟同白雪知音少”,是说自己的出塞诗难以找到知音,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普遍情绪。全诗意境开阔,风格雄浑豪放。
【注释】 宿雾:清晨时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的细小水珠。 林薄:树林稀疏的地方。 探幽:探求深幽之处。 蟹舍:蟹洞,指螃蟹居住的地方。 卓杖:拄着拐杖。 葛衣: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出岫:从山洞中走出来。 踽踽(jù):孤独的样子。 【译文】 山雾消散后,树林稀疏处隐约可见,我怀着探寻深幽之地的兴致继续登山。 经过一座小桥可以到达螃蟹的窝棚旁,我扶着拐杖站立在渔夫的矶石上。 雨点洒落在山麓
山雨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注释: 远峰深翠里,隐隐起轻雷:远处的山峰被浓密的绿色所包围,隐约传来轻轻的雷声。 石气蒸云上,山风挟雨来:石头的气息与云雾交融在一起,山风吹拂着雨水来临。 乱流争涧落,栖鸟破烟回:湍急的水流争相奔向山谷,栖息在树木上的鸟儿打破了烟雾的环绕。 明月东冈出,披襟坐钓台
《山晓》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花气熏残梦,禽声唤宿醺。 - "花气熏":花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使人们感到陶醉。 - "熏残梦":花香仿佛将人带入梦境之中,使人留恋不舍。 - "禽声唤":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人,使人们重新回到现实。 - "宿醺":酒意还未完全消退,仍然感到有些醉意。 2. 冈头一瀑下,村落数家分。 - "冈头":山岗之上,地势较高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来对比判断正误,首先从内容上看,“微雨忽晴”四句是全篇的主旨句,写诗人看到甘霖后欣喜之情;“断云携雨黑”写乌云密布,大雨即将来临;“落日散江红”,写夕阳西下,大江一片红霞。接着看第二联和第三联,“鸟湿愁深树”“鱼归会晚风”,写诗人看到大雁在浓云密布中飞去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其一 商声摧木落,生意在松柯。 大化已如此,孤贞奈若何? 【注释】 1. 商声:指秋风萧瑟的声音。摧:摧毁。 2. 木落:树叶飘落。 3. 生意:生命力。 4. 大化:大自然的造化。 5. 奈若何:无奈,怎么办呢? 译文: 秋风中,落叶纷纷,但松树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坚韧。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只能顺其自然。 赏析:
午睡 竹轩贪爽豁,高卧与峰齐。 枕上梦初觉,檐前日已低。 野花开绝壁,山鸟浴晴溪。 识得浮生理,闲云过岭西。 注释: - 竹轩:指竹子做成的轩窗。 - 高卧(hǎo wò):躺卧。与峰齐:和山峰的高度相同。 - 枕上梦初觉:在枕上醒来,刚刚进入梦境。 - 绝壁:陡峭的山崖。 - 山鸟浴晴溪:山里的鸟儿在阳光照耀下沐浴在溪流中。 - 浮生理:比喻世间的名利。 - 闲云过岭西
秋日都门感怀五首 其四 万物逢秋杀,荣枯此日看。 回风山骨慄,落叶雨声乾。 炼炭炊长馁,悬鹑衣自安。 敢云贫亦乐,颇惜后凋难。 诗句释义 1. 万物逢秋杀:秋天到来时,万物开始凋零,如同被“秋”这一季节所杀灭。这是表达自然界中生物生长和死亡的自然循环。 2. 荣枯此日看:从这一天开始,无论是生长还是枯萎的生命都将结束。这里的“荣枯”指的是生命的盛衰更迭。 3. 回风山骨慄:秋风如刀割
山行 每至幽栖地,长怀出世心。 缓随流水去,渐入白云深。 墟里淡斜照,烟萝生暮阴。 道逢樵牧侣,闲坐话中林。 注释: 每:每次、每每(表示频率) 至:到达 (表示地点或状态) 长怀:常常怀着 (表示感情) 缓随:慢慢跟着 (表示态度或行动) 流水去:随着水流而去 (表示动作) 渐入:逐渐进入 (表示状态) 云深处:在云雾缭绕的地方 (表示状态) 墟里:村庄里 (表示地点) 淡斜照
诗句解读 1. “七年才一晤,一晤复分襟。” - 七年: 指诗人与方问亭的相遇已经持续了整整七年。 - 才一晤: 指的是两人这次相见的时间非常短暂。 - 分襟: 分开时衣襟相随而分离,常用来比喻离别的情景。 2. “辛苦成何处,乾坤共此心。” - 辛苦: 这里表达了一种辛劳或者不易的意味。 - 成何处: 表示这种辛劳最终得到了什么结果或成就。 - 乾坤: 古代中国哲学中,“乾”代表天
诗句 1. 呼艇缘城角,移尊向柳涯。 2. 棹回天忽破,帆正浪空排。 3. 野景开晴旭,高云补断厓。 4. 中流同啸咏,真觉忘形骸。 译文 1. 呼唤着船桨,划向城墙角,移去酒杯靠近柳树的岸边。 2. 船桨划动,天空突然破碎,风帆正被浪花冲击着前行。 3. 开阔的原野景色展现在晴朗的早晨,高耸的云层填补了断崖的空缺。 4. 在江中畅快地吟咏,真的感觉到身体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 注释
题金仁趾秋风出塞图 君不见井中蛙,但解盘游乐井水。安知溟渤有蛟龙,洪波一击三千里。 注释:你看那井底的青蛙,只知道在井里嬉戏玩耍。它又怎么能知道大海中有蛟龙呢?只有当它被洪波击中时才会感到惊恐。 大块芸生岂能齐,巨细悬殊类如此。金生仁趾全椒雄,缥缃万轴罗心胸。 注释:大自然的万物都是平等的,大小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就像黄金生于仁趾一样,全椒这个地方是雄壮的,而书籍也是千千万万,堆积如山。
洛川川上凌波子,蹁跹弄影烟波里。 洛川,指的是洛阳的洛水。凌波子的意象来源于洛水中游动的水仙花,它们在水中翩翩起舞,如同凌波仙子一般。 环佩声沈几度秋,幻作春花爱春水。 环佩声是古代女子佩戴的玉佩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比喻水仙花随着季节更迭而展现出不同的美态。秋天的水仙花如幻似梦,仿佛变成了春天盛开的花,让人心生爱怜。 素貌亭亭冰雪姿,争春耻并妖红紫。 水仙花的外貌清新脱俗,如同冰雪般纯净
【题沈敬轩秋江归棹图】 宦海茫茫浩烟雾,破浪乘风不能渡。 片帆高挂大江秋,指点家山畅归路。 江上闲云任卷舒,江上浮鸥自来去。 门前松菊未荒芜,陇上桑麻足租赋。 较雨占晴学老农,农家伏腊相劳苦。 一尊酒对鸳湖滨,烟雨楼中阅朝暮。 岁月闲消天地宽,精神老受烟霞铸。 回首名场一笑看,富贵真同草头露。 注释: 1. 宦海茫茫浩烟雾:形容官场的复杂和艰难。 2. 破浪乘风不能渡:比喻在官场中难以驾驭局势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山中的修炼生活,展现了他追求真理、修身养性的心境和精神风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及注释: 题吴好山采药图——题目为“吴好山采药图”,描绘了一幅隐居山林、采药炼丹的画面。 胸中万卷罗经济,世不我知将焉逝。——心中藏有万卷经书,世间无人理解我的理想,我将何去何从? 方袍箬笠入深山,孤情冥结烟霞契。——身着方巾,头戴斗笠,走入深山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过岳王墓》。 下面是每句的解释: 1. 钱塘门外岳王墓,群山重绕西湖路。 - 这句诗描绘了岳王墓的位置以及周围的环境。岳王墓位于钱塘门外,周围被群山环绕,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理位置。 2. 循湖西去展祖坟,坟上归来见高树。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沿着湖边向西走去,参观岳王的墓地,并在回来时看到了高高的树木。 3. 夕阳斜照向南枝,枝头哑哑乌正啼。 -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高启创作的《题金孝廉棕亭》。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高天明星丽东壁,照临下土司文章。精华陊地化才子,上与朝日夕月同辉光。 - 天上的明星照耀着东方的墙壁,照亮了下面的土地,象征着文化和才能。这些精华渗透到大地,造就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光芒四射,照亮世界。 2. 大块不语赖宣泄,灵奇窅眇咸森张。冥搜造化入阃奥,陶镕万象分否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