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花开落地生,铜缸膏火万家明。䕸灰犹作春畦粪,广注周官土化名。

【赏析】

竹枝词是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民歌体诗,以七字句为主,多用比兴、重章、双关等手法。本诗的作者没有留下姓名,从内容看,当是清代诗人所为。

台湾竹枝词共八首,其中第二首最为著名。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入声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易记。

这首诗的第一句“豆荚花开落地生”,意思是说:在豆荚开花时,它就会落地生根生长。这里用花落生根的比喻,说明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的基础之上。这和《诗经·小雅·伐木》中所说:“良辰吉日,既张我旗。”意思相似。

第二句“铜缸膏火万家明”,说的是:在铜制的水缸里,燃起膏状的灯火,使得万家都明亮起来。这里的“铜缸”指铜壶,“膏火”指蜡烛,“万家”泛指众多的人。这一句的意思是,在灯烛照明之下,人们的生活变得光明了。

第三句“䕸灰犹作春畦粪”,指的是:虽然草木灰还是被当作肥料,但是它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这里说的“䕸灰”是指草木灰,“春畦”是指春天里的田地。这句的意思是,尽管草木灰还是用来施肥的,但是人们现在已经不再把它当回事了。

最后一句“广注周官土化名”,说的是:土地已经被广泛地注进了“土”这个名称,就像古代的“周官”一样。这里所说的“广注土”是指把土地作为“土”来使用,而“周官”在这里指的是《周礼》,这是一部记载古代政治制度和礼仪制度的书。这句的意思是,土地已经被当作了土壤,就像古代的《周礼》所描述的那样。

这首诗通过描写台湾的风物人情,表达了对祖国大陆的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