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掩映粉墙西,疏影婷婷女未笄。
瓣落喜随歌扇接,香开暗逐舞裙迷。
鬓边插去人如玉,花底飘来雪作泥。
可奈朔庭春不度,空传青冢草萋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忆梅》之一。下面逐句解释:

  1. 画楼掩映粉墙西,疏影婷婷女未笄
  • “画楼”:指装饰华丽的楼房。
  • “掩映”:遮掩和映衬,这里形容梅花在楼前被树木遮掩,显得朦胧。
  • “粉墙西”:粉色的墙壁位于西面。
  • “疏影”:形容梅花的影子稀疏而轻盈。
  • “婷婷”:形容女子姿态优美,这里用来形容梅花枝条随风轻摆的样子。
  • “女未笄”: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称“笄”,此处泛指少女或年轻女子。
  1. 瓣落喜随歌扇接,香开暗逐舞裙迷
  • “瓣落”:梅花落下花瓣。
  • “歌扇”:唱歌时使用的扇子。
  • “香开”:指梅花散发出的香气。
  • “暗逐”:悄然跟随,形容香气随着微风悄悄飘动。
  • “舞裙”:跳舞时穿的裙子。
  • “迷”:形容香气使人感到迷离或沉醉。
  1. 鬓边插去人如玉,花底飘来雪作泥
  • “鬓边”:指的是头发边缘,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美丽。
  • “插去”:形容梅花像美人的发饰一样美丽。
  • “人如玉”:形容人的美貌如同玉石一般温润。
  • “花底”:花朵的底部,这里比喻梅花的枝干。
  • “雪作泥”:雪花落在泥土上,形容梅花洁白且纯净,就像雪一样。
  1. 可奈朔庭春不度,空传青冢草萋萋
  • “可奈”:无奈,无可奈何。
  • “朔庭”:古地名,这里代指北方的寒地。
  • “春不度”:春天无法越过寒冷的边境。
  • “青冢”:即王昭君墓,汉元帝时宫女,后为匈奴所嫁,称为「青家」。
  • “萋萋”:形容草丛繁密、茂密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梅花纯洁高雅之美的赞美。首句写梅花与建筑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优美的画面;接下来以梅花落下、散发香气等细节描写,展现了梅花的生机与活力;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北方严寒之地与南方温暖地区的景象,传达了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高度赞誉。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充满了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