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同栖沈水滨,君能温饱我能贫。
两朝契密思先哲,二姓绸缪继后尘。
蝉脱忽然归碧汉,雁行宁不泣残身。
文章有价金门重,老自磋磨柩下人。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生死离别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患难同栖沈水滨,君能温饱我能贫。
- 患难同栖:指的是在困难和逆境中相互扶持,一同度过难关。
- 沈水滨:字面意思是“沉于水的岸边”,比喻困境或灾难的边缘。
- 温饱:指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 贫:经济上不富裕,生活艰难。
2. 两朝契密思先哲,二姓绸缪继后尘。
- 两朝契密:指两位朝廷官员之间的深厚友谊或合作关系,暗示了彼此间的信任和忠诚。
- 先哲:古代贤人或智者,这里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 二姓绸缪:两个家族之间的紧密联系,可能是亲戚、姻亲等关系。
- 继后尘:指继承先辈的事业,成为后人效仿的对象。
3. 蝉脱忽然归碧汉,雁行宁不泣残身。
- 蝉脱:指蝉蜕皮成空壳,比喻生命的终结。
- 碧汉:银河,常用来比喻天空或高远的境界。
- 雁行:大雁飞行时排成V字形,这里比喻团队或集体。
- 残身:身体受损或生命垂危的状态。
4. 文章有价金门重,老自磋磨柩下人。
- 文章有价:形容文章或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
- 金门:古代帝王居住的地方,象征权力和地位。
- 磋磨:反复琢磨和修炼,强调不断努力和提升自我。
- 柩下人:指死者家属,特别是年迈的父母或长辈。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亡友深深的思念和哀悼之情。从字面上看,诗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两位友人在困境中相互支持,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他们的关系超越了普通的朋友关系,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默契和信任。
诗歌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人用“蝉脱”和“雁行”这两个意象,寓意着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诗歌以“老自磋磨柩下人”作为结尾,既表达了对逝者家属的同情和慰问,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生命价值的反思和追求。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