羲驭南旋日渐长,逢君岳降趁阳光。
初平叱石羊来舞,子晋吹笙凤下翔。
槛外暗香梅吐雪,楼头清影月流霜。
天涯欲驾辽东鹤,飞向钟山晋一觞。
【解析】
此诗为寄赠之辞,写友人江定某的远游。首句“羲驭南旋日渐长”,羲和驾着南方的车驾缓缓行驶,太阳一天天升高。羲和是太阳神,这里借指日、月,暗含对友人远涉江湖的祝愿。“逢君岳降趁阳光”,与江定某相遇,正好赶上阳光灿烂的时候。“岳降”即日中,阳光正盛。“初平叱石羊来舞,子晋吹笙凤下翔”,这是诗人想象江定某在旅途上遇到奇景。石羊,传说中仙人骑的神兽,此处用来形容江定某所乘之车。子晋,即韩凭夫妇,他们吹笙引凤的故事,出自《高唐赋》。据《高唐赋》载,楚襄王与宋玉同游于云梦泽,遇神女,神女曰:“妾巫山之女也,焉得与君期?”王固请,神女遂以身许王,临去之际,王因问其故,神女曰:“妾司明艳之灵,贵游之客,而进见私夫,愿君之勿念。”王遂绝之。及至宋玉《高唐赋》成,王乃求神女,神女不复还。韩凭妻死后,夫妻合葬,秦观《高唐赋》中有“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若到昆仑山之北,过玉城金楼之侧,有台高百尺,三面种桃,十年之后,树盈三丈余,枝垂条达,盖如云霓,飞阁道上,上有清泉涌流,下有玉犬吠月。上有锦鳞游泳,下有彩虹贯日。从上观之,则见双阙万宇,浮于太空;自下观之,则见朱宫青楼,列于天衢,一鸟飞鸣而过,闻之者,心舒目畅,不觉沾衿太息矣”。韩凭夫妇的魂魄化为一对男女,相偎相拥,永结同心。后因“鼓瑟吹笙”被楚王发现而拆散。这两句是说,江定某在途中遇到了神仙,他正在吹笙引凤。“槛外暗香梅吐雪,楼头清影月流霜”,暗香来自庭院外的梅花,它像白雪一般洁白;明月映照在楼上,使影子显得清冷如霜。暗香、清影都是形容梅花的幽香和月色之美。“天涯欲驾辽东鹤,飞向钟山晋一觞”,江定某想要乘着辽东的白鹤飞往钟山,那里有晋代的名士聚会,可以畅饮。辽东的白鹤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仙禽,相传只有仙人才能驾它飞行。钟山是南京钟山风景区的简称。晋代的名士会集钟山,饮酒作乐。“晋”字是借用晋代的典故。
赏析:
全诗共六句。前四句写江定某的远游,后两句写江定某的归隐。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
第一联“羲驭南旋日渐长,逢君岳降趁阳光”,起句写日月运行,日升月落,时序推移,暗示时间已经不早了。“羲驭”指日驾车,“南旋”指太阳向南移动,“日渐长”指太阳渐渐升高。“逢君”即遇到你。“岳降”,即日中的光景。“逢君”“趁阳光”表明江定某在旅途中恰好遇到日中时分。
第二联“初平叱石羊来舞,子晋吹笙凤下翔”,这是诗人想象江定某在旅途上遇到奇景。“初平”即伯始。“初平叱石羊”是说伯始(即伯始)呵叱石头上的羊(即石羊),石羊应声而动。“子晋”即韩凭,“吹笙凤下翔”是说韩凭吹笙引凤。
第三联“槛外暗香梅吐雪,楼头清影月流霜”,写院外梅花盛开,月光映照在楼台上,使人觉得仿佛飘起了雪花,月色清冷如霜。“槛外”“楼头”都是描写景物的位置。
第四联“天涯欲驾辽东鹤,飞向钟山晋一觞”,江定某想要乘着辽东的白鹤飞往钟山,那里有晋代的名士聚会,可以畅饮。
这首诗写友人江定某的远游,先写日出东方,太阳升高,然后写他在旅途上遇到奇景,并想乘着辽东的白鹤飞往钟山,那里有晋代的名士聚会,可以畅饮。全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