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甸晴开草色新,旌旄西指簇车尘。
露浓驿馆桃迎笑,雪尽关门柳扬春。
佳景入囊收锦绣,摅忠酬国赞丝纶。
宵衣时切苍生念,威德咸周在守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作,然后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意,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注意分析时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及典故,还要注意诗句中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在全面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力求准确无误;还要了解诗歌的格律要求,如要注意押韵、对仗、平仄等。

“禹甸晴开草色新,旌旄西指簇车尘”,首句写景,点明送别地点是禹甸,交代了时间是晴朗的春日。“禹甸”即禹州,今河南禹县。“禹州”是三国时魏国所置郡名,故地即今日河南省禹州市一带。“晴开”写出了大好的春光,也表明了送别时心情之欢愉。“旌旄”指的是古代帝王出行所乘的车,此处指多户曹缄斋允俄。“簇车尘”写出了多户曹缄斋允俄离任时车马扬起的尘土。“旌旄西指簇车尘”,“旌”、“旄”,都是古代用牦牛尾或鹿尾做成的旗帜,这里指代皇帝出行所用的仪仗。“指”是表示方向,“簇车”则是指随从的车辆。“西指”是指出使的地方是西边,这一句描写出多户曹缄斋允俄离开禹甸赴任的场景。这两句的意思是:大年初一天气晴朗,禹州的草木都显得生机勃勃,天子的仪仗队向西出发,扬起一路尘土。

“露浓驿馆桃迎笑,雪尽关门柳扬春”,第二联继续写景,描绘出一幅春天里驿馆和关门景色的画面。“露浓”指天刚亮,露水还很重,“驿馆”指驿站,是古代传递信息和官员往来的地方。“桃迎笑”指驿站门口桃树开花,好像在迎接客人。“雪尽”指雪融化了,“关门”指关帝庙前的门,“柳扬春”指门前的柳树发芽了。这两句的意思是:露水很重,但驿站门口的桃树已经开花,好像在迎接着主人离去似的。当积雪消融时,关帝庙前的门已开启,门前的柳树枝条也抽出新的嫩芽,展现出春天的景象。

“佳景入囊收锦绣,摅忠酬国赞丝纶”,第三联承上启下,由景转向情。“佳景”指美好的景色,“囊”指口袋。“锦绣”比喻美丽的景色。“摅忠”指报效国家的忠诚之心,“丝纶”指圣旨,“赞”即颂词。这一句的意思是:美好的景色像装进袋子一样,被收入眼底。为了报答国家的恩泽,我写下了这篇颂词。这两句意思是:美好的风景就像美玉一样被收藏进了袋子,而为了报答国家的恩赐,我写下了这篇颂辞来赞美。

“宵衣时切苍生念,威德咸周在守秦”,第四联由景转情,进一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宵衣”形容为国事担忧到夜不能寐,“苍生”指百姓。这两句的意思是:日夜忧思百姓的生活,为国家着想的品德和恩泽遍布全国,守卫秦岭的重任落在了你的肩上。这两句意思是:日夜为国事操劳到深夜无法安寝,为了国家着想的品德和恩惠遍及全国。这四句的意思是:美好的景物像宝石一样的珍藏在袋子里,为了报答国家的恩泽写下了这篇颂词,我日夜忧国忧民,为了保护秦岭而坚守职位。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任赴外地任职时的关切、祝愿之情,同时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报国志向。

【答案】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作者因避“安史之乱”而逃至秦州(今甘肃天水) ,在与友人相别的宴席上,写下此诗赠别。

这首诗先以“禹甸晴开草色新”写景,渲染了一种清新明朗的气氛;接着写友人离任西去,以“旌麾西指簇”(旌麾:古代军队指挥所的大旗)写景,烘托出一片依依不舍的离别气氛,并引出友人的行踪;再写友人离去后的景象——驿馆前桃花盛开,关帝庙前柳树吐绿,既衬托出友人的人品高洁,又暗示友人离任后的清正廉洁;最后写友人离去之后,诗人自己的心情。

全诗四联之间联系紧密,情景交融,构思巧妙,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堪称千古绝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