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莽莽水汤汤,老向高秋健激昂。
豺祭云山腥草木,雁宾天路冷潇湘。
三声鼓湿牛羊会,一亩宫飘黍稷场。
未许桓温嘲令客,满城风雨近重阳。
【注释】
蒹葭(jiān jiá):长满芦苇的草。
莽莽:形容草木茂盛,无边无际的样子。
汤汤:水流声。
豺(chái):山名。在今陕西南部。
云山:即终南山。
潇湘:指湘江一带,这里泛指湖南。
三声鼓:古代军乐之一,有“一鸣钟,二鸣鼓,三鸣箫”之说,此处指战鼓。
令客:指被桓温嘲讽过的人。
【赏析】
此诗是重阳节登高之作。诗的开头两句写重阳时节,秋风萧瑟;而登临高阁之上,只见一片水气蒸腾、草木萧疏的景象,更觉得秋意凄清、寒气逼人。颔联写远郊的景色,用“腥”“冷”二字来写风和草木,极富于表现力。颈联写市井之景,以“湿”字形容鼓声,以“飘”字形容黍稷场中的稻谷,既写出了节日气氛,也表现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淡薄之情,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情怀。尾联写重阳节登高时,诗人没有受到任何人的嘲笑,只有满城的人都在为他送行,这一句中“未许”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惜别之情。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景象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与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