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驱寒云,萧萧乱松雨。
前山忽杳冥,不辨溪头树。
渔父村外归,牧人烟中语。
翩翩东来鸟,悲鸣寻故侣。
惆怅别情人,挂帆何处所。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意和理解古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每个选项,可以借助如下词语句来分析判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设喻、对比、象征、烘托等等。赏析诗句要从题材、构思、技巧、语言等方面去思考,注意抓住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以及诗中蕴含的哲理,同时了解背景知识,逐项进行比对,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对这首诗的内容及思想感情作简要评析”,考生就要围绕这一要求,先指出诗歌写了什么,再指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译文】

北风驱散了寒云,松树林中洒下雨点。

前山忽然变得昏暗迷漫,连溪头树也分辨不出来。

渔夫在村外归来,牧人烟中说话谈心。

翩翩的东来鸟,哀鸣着寻侣归巢。

惆怅离别的情人,不知帆儿停泊在何处?

【注释】

萧萧:形容风声。杳冥:昏暗。渔父:捕鱼的人。牧人:放牧牛羊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友人的古诗。首联是说北风吹走了寒冷的云朵,把松林中的细雨也吹落下来。“萧萧”二字,既写出了北风的呼啸,也写出了松雨飘飞的气势。第二联进一步渲染了北风之烈。前山被北风刮得昏天暗地,连溪边树都分不清楚了,这正说明北风之猛烈。“不辨”一词,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三、四两句是写渔父和牧人在山间相约同行的一幕。“翩翩”一词,既写出了鸟儿的欢愉,又写出了它们的自由自在。而它们却只能在山间徘徊,找不到同伴,只能发出悲鸣。诗人在这里运用拟人手法,将“东来鸟”赋予人的感情,突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两句写诗人与离友分别时的惆怅心情。友人已经离去很远了,诗人站在江边,望着友人乘船远去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惆怅”一词,不仅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全诗以自然景象为线索,通过景物的变化,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