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方借剑心何壮,牌背书辞气渐低。
已分黄泉埋碧血,忽闻丹阙放金鸡。
花看上苑期吾弟,萱树高堂仗老妻。
且脱南冠北庭去,大宛东畔驾兰西。
丙午十二月初七日下狱次日得旨发军前效力赎罪感恩述事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寄从弟佩苍实夫
尚方借剑心何壮,牌背书辞气渐低。
已分黄泉埋碧血,忽闻丹阙放金鸡。
花看上苑期吾弟,萱树高堂仗老妻。
且脱南冠北庭去,大宛东畔驾兰西。
注释:
尚方:古代帝王的禁卫官署。尚方剑是古代天子所专用的宝剑,象征皇权,因此借剑可以比喻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
牌书:指书信。
黄泉:指阴间。
丹阙:指皇宫。
花看:即“花开”,喻指弟弟在朝廷做官或有所作为。
上苑:皇家园林。
萱树:萱草。传说母亲想念儿子时会折萱草以寄情思,故有“思妇”、“望母”等说法。
南冠:古代罪犯戴的帽子,这里指自己受到牵连而获罪,被剥夺自由。
北庭:古地名。这里指北方的边塞。
驾兰:驾车。兰指香草,这里指马。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被贬到黄州期间所作,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首联:“尚方借剑心何壮,牌子背书气渐低。”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不安。尚方借剑象征着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被牵连而获罪,被剥夺自由的处境。牌子背书则意味着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不得不接受这种屈辱的命运。
颔联:“已分黄泉埋碧血,忽闻丹阙放金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黄泉是指阴间,碧血是指死者的血,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冤屈和牺牲。丹阙是指皇宫,放金鸡则意味着皇帝赦免了他,让他得以重获自由。
颈联:“花看上苑期吾弟,萱树高堂仗老妻。”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和对老妻的依赖。上苑是指皇家园林,期吾弟则意味着诗人期待弟弟在朝廷做官或者有所作为。萱树高堂则是指诗人的老妻,仗老妻则意味着诗人依赖妻子来度过难关。
尾联:“且脱南冠北庭去,大宛东畔驾兰西。”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勇气。南冠是指罪犯所戴的帽子,北庭是指北方的边塞,大宛是指西域的一个国家,驾兰则是指驾车。这句诗表明诗人决心摆脱过去的耻辱,重新回到社会中去,继续他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