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访鸥波叟,为余画水村。
平田青接岸,深柳绿当门。
百里程非远,三高迹好论。
迟君同听雨,浊酒一开尊。
诗句释义
曾访鸥波叟,为余画水村。
译文:我曾拜访过鸥波叟,他为我画出了美丽的水乡。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形象,通过“鸥波叟”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为余画水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喜爱和羡慕之情。
诗句解读
平田青接岸,深柳绿当门。
译文:平坦的田地与江岸相连,深深的柳树绿意盎然地掩映着门户。
赏析:这句诗通过“平田”、“青接岸”、“深柳”等词汇,生动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
诗句鉴赏
百里程非远,三高迹好论。
译文:尽管路途遥远,但值得一论的是这三处高耸的遗迹。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遗迹的敬仰和感慨。“百里程非远”意味着虽然距离遥远,但并不妨碍人们去探讨和研究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三高迹好论”则表明这些遗迹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值得后人深入探讨。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诗人在送别友人徐虹亭南归时所写。诗人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以及友人离去的哀愁,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未来的祝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送徐虹亭检讨南归》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更通过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对历史的敬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