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莲漏出花迟,紫禁清宵寄一枝。
仙掌相如应减渴,玉桃方朔讶长饥。
揽衣渐觉缁尘积,握椠多惭藜火窥。
梦断疏钟长乐外,一声声与白云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的《寓直书怀》。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

  1. 丁丁莲漏出花迟,紫禁清宵寄一枝。
  • “丁丁”形容滴答声,“莲漏出花迟”意指时间在等待中慢慢流逝,好像花朵迟迟开放。“紫禁清宵寄一枝”指的是在皇宫中度过一个宁静的夜晚,寄托着对远方亲人或友人的思念之情。
  1. 仙掌相如应减渴,玉桃方朔讶长饥。
  • “仙掌相如”指的是仙人的手,因为仙人常常被比作神仙,所以手也被称为仙掌。“应减渴”意指仙人的口渴得到缓解。“玉桃方朔”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女桃花女和东方朔,他们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因此这里用来比喻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讶长饥”则是惊讶于自己长时间未饱,可能是因为工作辛苦或者生活单调导致的。
  1. 揽衣渐觉缁尘积,握椠多惭藜火窥。
  • “揽衣”是指整理衣服,准备外出。“渐觉缁尘积”意为渐渐感到外面的尘土积满了衣袖,这里的“缁”是指黑色,象征着世俗的纷扰。“握椠多惭藜火窥”则表示握着笔写作时,心中感到惭愧,因为藜草的火把已经快要熄灭了,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知识的渴望。
  1. 梦断疏钟长乐外,一声声与白云期。
  • “梦断疏钟长乐外”意味着梦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醒来却发现它远在长乐宫之外,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一声声与白云期”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远方的亲人或朋友重逢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宫中度过的一个宁静夜晚,抒发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如“莲漏”、“仙掌”、“方朔”、“缁尘”、“藜火”,以及“长乐宫”、“白云”,都富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诗人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这首诗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