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峰拔地起,亭立三千尺。转折拾层级,洞天窥一隙。
幽邃直佛窟,传闻太守辟。岁月既已久,石上苔藓积。
洞门俯众山,双笋谁为擘。灵芝高可采,初月瀁金液。
小憩招白云,藉草欲晨夕。山僧不厌人,笋蕨喜留客,终老袪尘缨,优游此山泽。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为“分析诗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该句所用的表达技巧,最后指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意境即可。此诗是一首描写灵峰洞的诗,首联描绘出灵峰洞高耸入云的景象;颔联写出了洞中曲折幽深的景致;颈联以笋蕨之盛来衬托山寺之美;尾联写自己终老于此,优游自在,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起笔点出灵峰洞高峻巍峨,与天相接(“拔地起”)。②颔联写山势曲折,层层而上(“拾层级”),进入洞中,只见“窥一隙”而已(“窥一隙”暗示山中深邃幽暗)。③颔联又进一步写洞中景象,有佛窟直通天宫(“佛窟”、“窥一隙”皆为虚写,突出其幽深),传说太守曾辟此洞。④颈联写洞中景物:苔藓积石,说明山寺久经沧桑。⑤尾联写自己终老于此,优游自在:我虽身居庙宇,却不嫌弃尘世,喜爱留客;山僧不厌人,笋蕨喜留客,终老于此,优游自在。(“终老袪尘缨”,“袪”字用拟人法,表示摆脱世俗束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