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六十滩,兹滩为巨擘。
风雷万古忿,蛟龙不敢宅。
我来子月尾,潦尽滩见脊。
尚挟三泷流,争此五里石。
先声蓄高势,后劲接生力。
滩师语约束,激昂赴大敌。
一舟方枝梧,数舟助嚄唶。
屡挫气益厉,竞进劳未息。
下滩虎蓦坡,上滩蚁缘壁。
朔风吹暮雨,并作寒威逼。
水宿今浃旬,江梅慰行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乐昌大滩》。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逐句解释:
- 乐昌六十滩,兹滩为巨擘。
- 乐昌(地名),这里指的是乐昌附近的大滩。这里的“巨擘”意味着这里是最大的滩口。
- 风雷万古忿,蛟龙不敢宅。
- 风雷代表了大自然的力量,万古象征着时间久远。这里表示这些力量让巨大的水势愤怒,使得蛟龙也不敢在此地停留。
- 我来子月尾,潦尽滩见脊。
- 我来指的是我来到这里,子月尾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初,这个时候水退,露出滩面的山脊。
- 尚挟三泷流,争此五里石。
- “挟三泷流”形容水流强劲,挟着三个瀑布的水流。“争此五里石”则是指这五里长的石头在争夺水流的位置。
- 先声蓄高势,后劲接生力。
- 这里的“先声”和“后劲”都是比喻,指前面的声音或力量积蓄了很高的气势,后面的力量则是接续而来。
- 滩师语约束,激昂赴大敌。
- 滩师是负责管理滩口的人,他们用语言来约束大家的行动,表现出一种激昂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 一舟方枝梧,数舟助嚄唶。
- “枝梧”是船工们正在努力稳住船只的意思。“嚄唶”是船工们的呼喊声,表达了他们在面对困难的坚持和勇气。
- 屡挫气益厉,竞进劳未息。
- 尽管多次遭受挫折,但士气更加高昂,竞争精神不减。
- 下滩虎蓦坡,上滩蚁缘壁。
- 下滩时像猛虎下山般迅猛,上滩时则像蚂蚁攀爬墙壁般艰难。形容滩口险恶,行船不易。
- 朔风吹暮雨,并作寒威逼。
- 北方的风吹起了傍晚的雨,共同构成了寒冷的气氛。
- 水宿今浃旬,江梅慰行客。
- 在这里停泊了将近一个月,江边的梅花成为了慰藉旅人心情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乐昌大滩的自然景观和个人经历的描述,展现了作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风雷”、“蛟龙”、“三泷流”、“五里石”等,增强了诗歌的意象和画面感。同时,诗中的“先声”、“后劲”、“捴捴”(形容船工们的努力)、“嚄唶”等词汇,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生态度的积极肯定。最后通过“水宿今浃旬”和“江梅慰行客”两句,点明了虽然旅途艰辛,但有美景相伴,足以安慰人心的美好结局,传达出积极向上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