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逢秋尽,亭林此暂过。
江空闻雁少,木落见山多。
忆彼元栖者,愁如远道何。
绵绵思奉袂,无那洞庭波。

【注释】

列岫:高峻的山。亭晏:指亭子中坐得安闲舒适。寄:抒发自己的情怀。

“碌碌逢秋尽”:意思是说,自己像那飘浮不定的小舟,在秋天的江面上漂流着。

“亭林此暂过”:意思是说,在这小山亭子里坐得安闲舒适地度过这个秋天。

“江空闻雁少”:意思是说,在空旷的江面上空,听到大雁鸣叫声音稀少了。

“木落见山多”:意思是说,树木凋谢,可以看到许多山峰。

“忆彼元栖者”:意思是说,思念那些隐居深山的人。

“愁如远道何”:意思是说,我的愁思就像遥远的路途一样难以排遣。

“绵绵思奉袂”:意思是说,我的心思就像绵绵不绝的长袖随风飘动。

“无那洞庭波”:意思是说,面对洞庭湖波涛汹涌的气势,感到无能为力。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以“亭林”为题,描写自己在山亭中的所见所感。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清幽宁静,情调悲凉沉郁。

首联“碌碌逢秋尽”,“碌碌”,即匆匆。“逢”,遇见。这句说自己在秋天到来的时候,像漂浮不定的小舟,随波逐流,不知归处。一个“遇”字,写出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迷茫和无奈,也表达了自己对前途的忧虑。首句开门见山,点出了时间、地点、环境,为下联作铺垫。次句“亭林此暂过”,“亭林”,指山间小屋;“过”,经过的意思。这句是说自己像这山间小屋一样,在这里暂时停留,度过这个秋天。这里既有对现实生活状态的描绘,又有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流露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情绪。颔联“江空闻雁少”,“江空”,指秋天水涨后的江河水面开阔无际。两句的意思是说,在这空旷的水面上,听到大雁鸣叫的声音稀少了。这反映了作者内心孤寂、惆怅的心境。颈联“木落见山多”,“木落”,指树叶凋零,草木枯萎。这一句是说,在萧瑟凄凉的季节里,看到满山的树木都已经凋零了。这里的“落叶”、“群山”都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尾联“忆彼元栖者,愁如远道何”,“元栖”,指隐居深山的隐士或高人。这一句是说,我想起了那位隐居深山的人,他们的忧愁就像长途跋涉一样难以排遣。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者的羡慕之情,也反映了自己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忧郁和惆怅。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孤独、忧伤、无奈的情感世界。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细腻而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