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歌未了冲飙起,倏见云来若鹏徙。两翼飞遮万里光,一时贲育咸披靡。
东牟道士刘孟容,自言卅载居山中。曾经五度见黾采,皆与此夕神光同。
鼍矶忽报更筹浅,观壮如斯志应满。归来奋笔写龙蛇,惟见两眼金光不停闪。

唐登封台在日观峰西薄暮投宿夜登峰顶观日出归后题诗伏虎门壁

【注释】:唐,唐朝。登封台,即“天坛”,是皇帝祭祀上天的地方。日观峰,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黄河中游的一座小山峰。薄暮,傍晚。山高水远,天色已晚,诗人投宿在这座山上。

狂歌未了冲飙起,倏见云来若鹏徙。

【注释】:狂歌,指放声歌唱。飙,疾风。若鹏徙,像大鹏那样飞走。

两翼飞遮万里光,一时贲育咸披靡。

【注释】:贲育,春秋时的两个勇士名。披靡,倒下。

东牟道士刘孟容,自言卅载居山中。曾经五度见黾采,皆与此夕神光同。

【注释】:东牟,地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道士刘孟容,自称三十年住在山中修道。黾采,一种草药。此句说道士曾五次看到这种草药,与今夜见到的神光相同。

鼍矶忽报更筹浅,观壮如斯志应满。

【注释】:鼍矶,即石矶,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更筹,古代计时用的木杆和铜盘,短的叫更筹,长的是刻漏。这里指时钟。

归来奋笔写龙蛇,惟见两眼金光不停闪。

【注释】:奋笔,挥动着笔写文章。龙蛇,这里用来形容书法的遒劲有力。金光,指龙蛇的笔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记游古迹、抒怀咏史之作。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登山望日的情景:诗人登上日观峰巅,只见狂风呼啸,天空中的云彩好像一只巨大的鹏鸟在飞翔,遮住了万里江山的光辉,使万物都感到了它的震撼;接着又写到自己曾在此地多次见过那神奇的现象,而今天又看到了同样的现象,不禁感慨万端。以下四句写诗人在观日出的激动心情中,忽然听到一阵钟声。原来这山中有一个石矶,上面有一个计时的木杆和铜盘,这就是传说中的“鼍矶”。诗人听到钟声后,心中十分激动,觉得这次观日出的机会难得,所以写下这首诗来纪念这次难忘的经历。最后两句写诗人回到住处后,挥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诗人用“奋笔”形容自己的动作,用“龙蛇”比喻自己的书法,表现出他那种激昂奋发的情绪,同时也显示出他对大自然的伟大力量的深深敬畏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感情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