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起先春禽,抱影坐檐际。
疏钟渡寒窗,忽与暗香至。
添衣下阶除,满院但空翠。
娟娟色映春,的的香入袂。
定屐苔痕深,目玩心与逝。
缅昔张唐公,读书此高寄。
平生山水怀,获兹良已慰。
芳躅等飞烟,余风在条肄。
修到知几生,攀花独长喟。
【注释】
晓起:清晨起床。
绿萼:指梅花,因初开时花瓣呈浅绿色而得名。
宋侍郎:指宋庠,曾任尚书右仆射、中书令等职。
张环:指张咏,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参知政事等职。
定屐:指在台阶上留下足迹的屐印,表示曾经来过此地。
苔痕深:指地面长满了青苔,显得非常幽静。
芳躅(zhú)等飞烟:意指梅花的香气如飞烟般飘散在空中,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余风:即梅花的香气,也指梅花所蕴含的精神。
修到知几生:意指经过漫长的修炼,最终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攀花独长喟:意指独自欣赏梅花,感慨良多。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梅花的古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梅林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梅花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联“晓起先春禽,抱影坐檐际”,描绘了清晨时分,诗人起床后看到的情景。这里的“晓起”指的是清晨起床,“先春禽”则是指春天的到来。诗人坐在屋檐下,看着鸟儿们在天空中飞翔,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一联主要通过对鸟鸣声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颔联“疏钟渡寒窗,忽与暗香至”,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窗前听到钟声的情景。这里的“疏钟”是指稀疏的钟声,“寒窗”则是指寒冷的窗户。诗人听到了钟声,然后闻到了梅花的香气。这一联主要通过对声音和气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之情。
颈联“添衣下阶除,满院但空翠”,继续描写诗人在梅花树下的感受。这里的“添衣”是形容诗人为了保暖而穿上了衣服,“阶除”则是指台阶前的庭院。诗人在院子里漫步,看到了满院子的梅花树。这一联主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尾联“娟娟色映春,的的香入袂”,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这里的“娟娟”是指花朵的娇美,“的的香”则是形容花香浓郁。诗人感叹自己的才华不及梅花的美丽和芬芳,同时也表示自己对此感到十分满足。这一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诗人用词简练而富有画面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审美特点,即注重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