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溪船小于叶,芦溪舟子猿猱捷。
溪流直下不可前,短篙借作短兵接。
𦫃间却受两三人,看山不分谁主宾。
哑哑数声出芦去,蒙蒙烟霭迷溪滨。
中无馀地不得卧,欠伸常自跏趺坐。
沾衣欲湿雨忽来,篾帘半扇芦篷破。
天低野旷邻钟急,争向村中买箬笠。
舟子西笑指斜阳,顷刻阴霾尽收拾。
候馆依稀在眼前,对床今夜任安眠。
沿溪急棹二十里,回望芦丛何处边。

诗句解释:

  1. 芦溪舟中:描述诗人在芦溪(地名)的船中的情景。
  2. 芦溪溪船小于叶:形容小船在芦溪溪上行驶,比树叶还小。
  3. 芦溪舟子猿猱捷:形容船夫像猿猴那样敏捷。
  4. 溪流直下不可前:描述溪水直泻而下,没有障碍物,让人感到无法前进。
  5. 短篙借作短兵接:借用短竹篙作为短兵器来应对。
  6. 𦫃间却受两三人:形容在狭窄的地方只能容纳两三个人。
  7. 看山不分谁主宾:形容看山时,主客不分,因为视线所及都是山景,没有人可以区分谁是主人或客人。
  8. 哑哑数声出芦去:形容船桨发出的声音如同动物叫声。
  9. 蒙蒙烟霭迷溪滨:形容溪边笼罩在烟雾之中,变得模糊不清。
  10. 中无馀地不得卧:形容船上的空间有限,不能躺下休息。
  11. 欠伸常自跏趺坐:形容长时间站立或坐着后,常常需要伸展身体才能坐下。
  12. 沾衣欲湿雨忽来:形容衣服快要被雨水打湿了。
  13. 篾帘半扇芦篷破:形容竹制的帘子只有一半是打开的,竹篷也破了。
  14. 天低野旷邻钟急:形容天空低垂,周围的田野空旷,远处传来的钟声急促。
  15. 争向村中买箬笠:形容村民们争相购买箬笠,可能是为了躲避突然的大雨。
  16. 舟子西笑指斜阳:形容船夫向西指着夕阳的方向微笑。
  17. 顷刻阴霾尽收拾:形容瞬间之间,乌云散去,阳光重现。
  18. 候馆依稀在眼前:形容等待的旅馆在远方隐约可见,但并不远。
  19. 对床今夜任安眠:形容今晚可以安心睡在床上。
  20. 沿溪急棹二十里,回望芦丛何处边:形容沿着溪流划船,急驶了二十里,回头望去,不知道溪边的芦丛在哪里。

译文:
在芦溪的船中我感受到小船在溪中行驶,比树叶还小。芦溪船夫像猴子一样敏捷,溪流直下无法前进,只能借用竹篙作为武器来应对。狭窄的地方仅能容两三个人,我们只能看山,无法分辨谁是主人或客人。船桨发出的声音如同动物叫声,衣服快被雨水打湿了,篾帘只打开一半,竹篷也破了。天空低垂,四周的田野开阔,远处传来的钟声急促。村民们争相购买箬笠,以防突发的大雨。船夫向西指着夕阳的方向微笑。瞬间之间,乌云散去,阳光重现。我们等待的旅馆在远方隐约可见,但并不远。今晚可以安心睡在床上。沿着溪流划船,急驶了二十里,回头望去,不知道溪边的芦丛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在芦溪舟中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一幅自然山水画卷。从“芦溪舟中”开始,诗人便进入了这幅画卷之中,与读者一同感受着溪水中的小船、敏捷的船夫、湍急的溪流等元素交织在一起的美妙景象。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如“猿猱捷”“短篙借作短兵接”“哑哑数声出芦去”,这些生动的描述使得诗歌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同时,诗中也不乏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情趣的捕捉,如“看山不分谁主宾”和“回望芦丛何处边”,这些句子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品味。整首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