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筵一曲曲尘纱,十里珠帘月半斜。
枨触江州旧时恨,青衫团扇阿三家。
【注释】:
当筵:在宴席上。一曲:指歌声。曲尘纱:用尘纱做装饰的琴。十里珠帘月半斜:形容宴会上的景色,如珠帘般美丽,月光洒满了整个大地,而月亮却只照了一半。枨触:触动。江州:指江西南昌。旧时恨:指当年在江州的往事。青衫团扇:形容诗人自己。
【译文】:
当筵一弹尘纱曲,十里珠帘映月色,
触动了当年在江州的旧恨事,如今我身着青衫手持团扇,
阿三姑娘题诗于壁上,抒发心中无尽的哀愁。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诗中通过“当筵”、“尘纱”二喻,写歌者之才艺;以“青衫”、“团扇”二喻,写歌者之风姿;以“江州”代称昔日长安(今西安),写诗人之旧游。全诗以景衬人,借歌妓之口抒写怀才不遇之情。
首句“当筵一曲曲尘纱”,点出了歌妓所处的环境,也交代了其艺术特长——能以尘纱为琴,奏出美妙动听的音乐。尘纱,即尘丝,是一种细丝,用来作琴弦,声音清幽绵长。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场景:歌妓们正在酒宴上表演歌舞,她们的琴瑟之声,如同轻拂尘埃的微风,令人心旷神怡。
“十里珠帘月半斜”一句,更是将这个场景推向了高潮。这里,“十里珠帘”指的是远处的繁华景象,而“月半斜”则暗示了此时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月色初上。这样的美景之下,歌妓们的舞姿更显得妩媚动人。
在这美丽的背后,诗人却深感自己的遭遇与这歌妓们相比,是多么的不幸。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在江州(今江西九江)时的旧恨。那时的他,曾经因为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至此,心中充满了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怒。如今,当他再次看到这美丽的风景时,不禁感慨万分。
于是,“枨触江州旧时恨”,这一句便顺势而来。这里的“枨触”是一个动词,意为触动、激起。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江州往事的回忆和对朝廷的不满情绪。他回想起自己在江州时的日子,那时的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现在他却不得不面对这一切,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青衫团扇阿三家”,这句话则是点明了诗人与歌妓之间的联系。这里的“青衫”和“团扇”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常用的物品,它们分别代表了诗人的身份和他与歌妓之间的关系。诗人身着青衫,手持团扇,与歌妓一起饮酒作乐,彼此之间仿佛有着一种特殊的默契和感情。然而,这种感情却只能深藏心底,无法向外界展示。
这首诗通过对歌妓阿三家的吟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政治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状的批判。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