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莲花证四禅,空然一笑是横阗。
惟红法雨偶生色,被黑罡风吹堕天。
大患有身无相定,小言破道遣愁篇。
年来嚼蜡成滋味,阑入楞严十种仙。

【注释】

似曾:似乎曾经。

莲花证四禅:指佛的四种禅定——初禅定、二禅定、三禅定、四禅定。

空然:空空的样子。

横阗:山名,在今甘肃省境内。

法雨:指佛法的恩泽。

被黑罡风:指受黑气之吹。

大患:最大的祸害。

无相:指没有相貌。

遣愁篇:解除忧愁的文章。

楞严:佛教宗派,即楞严教,主张一切皆空,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十种仙”:指佛教中的菩萨修行的十个阶段。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禅宗和净土宗的批判之作。作者借佛祖的禅定来讽刺禅宗的“四大皆空”,借释迦牟尼佛的涅槃来讽刺净土宗的“阿弥陀佛”。

首联写佛祖在莲花座上证得“四禅”。佛祖坐莲花,象征着佛家以慈悲为本,不染尘世。佛祖在四禅中,意味着他已达到了最高的觉悟。而诗人却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佛祖之所以能够证得四禅,是因为他的心地本就是清净的。这里的“空然一笑是横阗”一句,既表现了佛祖内心的宁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禅宗的理解。佛祖笑对红尘,不为所动,这正是诗人所追求的境界。

颔联写释迦牟尼佛在涅槃时,虽然得到了法雨的滋润,但仍然被黑色的罡风吹落了天界。这里,诗人用“空然”一词来形容佛祖的内心世界,表明佛祖虽已得到法雨滋润,但仍无法摆脱内心的空虚和痛苦。而“被黑罡风吹堕天”则形象地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涅槃时的痛苦与挣扎。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释迦牟尼佛涅槃后遭遇的深深忧虑与感慨。

颈联进一步展开这种忧虑与感慨。诗人认为最大的祸害是身具佛性却无法修成正果,而最小的祸害则是小言破道遣愁篇。在这里,诗人以“有身无相定,无相见真身;无言破道语,破道见真心”为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于佛学理解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释迦牟尼佛涅槃后遭遇的深深忧虑与感慨。

尾联则转向对佛教宗派的批判。诗人指出,近年来佛教界的风气已经变得如同嚼蜡一般,而那些所谓的菩萨修行者更是让人感到恶心。最后一句“阑入楞严十种仙”更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宗派的不满与批评。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和净土宗的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素养与独特的人生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