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座且勿喧,听我歌吴趋。吴趋当年称乐土,轻徭薄赋无逋租。
自从浙东钱武肃,窃据东南才一幅。政繁国小经费多,十有四州仍未足。
翻然更作科民计,一亩平收数亩税。当时三老背生蛆,辛苦农夫力疲弊。
况值前明定鼎初,淮张赫赫虎负嵎。防风后至罪有在,田夫野老真何辜。
谁言新国遭轻典,倍蓰输将那容免。即今故国久沧桑,户曹犹自凭方版。
我歌吴趋歌正长,早禾粒粒输神仓。但得官清无杂耗,驱牛力向田间道。
吴趋行
四座且勿喧,听我歌吴趋。吴趋当年称乐土,轻徭薄赋无逋租。自从浙东钱武肃,窃据东南才一幅。政繁国小经费多,十有四州仍未足。
翻然更作科民计,一亩平收数亩税。当时三老背生蛆,辛苦农夫力疲弊。
况值前明定鼎初,淮张赫赫虎负嵎。防风后至罪有在,田夫野老真何辜。
谁言新国遭轻典,倍蓰输将那容免。即今故国久沧桑,户曹犹自凭方版。
我歌吴趋歌正长,早禾粒粒输神仓。但得官清无杂耗,驱牛力向田间道。
注释:
- 吴趋:吴地的风俗和习惯。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徭役和赋税。
- 浙东钱武肃:指南宋时期的宰相钱端礼。
- 防风后至:指防风氏因迟到而受罚的历史典故。
- 倍蓰:两倍。
- 户曹:负责户籍管理的人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吴地风俗和习惯的赞美之作。诗中首先回顾了吴地当年被称为乐土、轻徭薄赋、无逋租的美好时期,接着描述了后来钱武肃窃据东南才一片的景象以及政繁国小、经费多、十有四州仍未足的问题。然后诗人提出了科民计的想法,强调一亩平收数亩税的政策。最后,诗人感慨新国的遭遇和历史变迁,表达了他对清廉政府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吴地风俗和习惯的赞美之情,也透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