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几树植墙阴,蕉子累累冷沁心。不为临池堪代纸,因贪结子种成林。

【注释】:

芭蕉、竹枝词:一种民间歌曲的名称。竹枝词,是唐代以来流行于巴渝一带的一种民歌形式,用七言绝句体写成。竹枝,即“竹枝调”。

植墙阴(植:种;阴:树荫):在墙下种上芭蕉,使芭蕉的叶子遮盖住墙头。

冷沁心(沁:渗透;心:指人的心脏):芭蕉叶上的水珠滴落在心口,使人感到寒冷。

临池(池,这里指水池)堪代纸(堪:可以;代:代替):在池边栽上芭蕉,用来代替纸张。

结子(结子:种子成熟后结出果实)。

【赏析】:

《台湾竹枝词》是一首描写台湾竹枝词的古诗。全诗通过写竹枝词在台湾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首句“芭蕉几树植墙阴”,描绘了芭蕉树在墙下的景色。芭蕉是一种常见的植物,它的叶子宽大而长,可以用来遮挡阳光。在台湾这样的热带地区,芭蕉树生长得非常茂盛,常常可以在路边看到成排的芭蕉树。这句诗通过描写芭蕉树的生长环境,为后面的诗歌内容奠定了基础。

次句“蕉子累累冷沁心”,描述了芭蕉树上成熟的香蕉。香蕉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它的外皮呈黄色,内肉呈白色,吃起来香甜可口。这里的“累累”形容香蕉数量之多,而“冷沁心”则表达了作者对香蕉的赞美之情。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第三句“不为临池堪代纸”,表达了作者对竹枝词的喜爱之情。竹枝词是一种民间歌曲的名称,它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写成,常常用于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故事。这里的“临池”表示在水池边,“堪代纸”表示可以用它代替纸张。这句诗通过对比芭蕉和竹枝词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竹枝词的特殊感情。

最后一句“因贪结子种成林”,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句话中的“因贪”表示因为喜欢,“结子”指的是结出果实。整首诗通过描述芭蕉树和竹枝词的生长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不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也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和繁荣。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台湾竹枝词的古诗,更是一首表达爱国情怀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