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销。
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当,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要求“赏析”,因此要逐句逐段分析诗句的内容、形式、手法、语言及思想内涵等方面。
上片写登高望远所见景色。首句写倚栏远眺所见之景:“倚栏春愁玉树飘”。春日凭栏,眼前所呈现的是一片柳絮飞舞的景象,这在江南地区是常有的事。但诗人却以“玉树飘”来形容,则其情意更为深远。“玉树”即“碧玉”,这里指杨柳,“飘”字形容柳絮随风飞扬,轻盈而优美。“空江铁锁野烟销”,江面上有铁锁桥横跨,桥下是宽阔的长江,远处有一座孤零零的山,山上烟雾弥漫,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
第二句写江上景象:“空江铁锁野烟销”。江上没有行人,只有一叶孤舟在江面缓缓前行。“空江”二字点出了此时此地的环境,既无人,也少声。“铁锁”是大铁链,用以锁住船只以防船只碰撞;又可理解为铁索长堤,用来防江水泛滥。“野烟销”,是说江面上的雾气已经散尽了。“空”字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后的心情:自己身处高处,四周除了青山之外,一片空阔,无依无靠。此句与第一句遥相呼应,都写了景物,都是描写景物的动态,但角度不同。第一句从人的视角出发,写凭栏所见;第二句是从物的视角出发,写凭栏所闻。两句之间互相衬托,互为补充。
三、四句写怀古之情,抒发感慨:“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由眼前所见之景,引发联想。“兴怀何限兰亭感”,是说诗人因眼前之景而引起无限感触。“兴怀”是兴起感慨之意,“何限”是无限的意思,“兰亭”即“兰亭序”,“六朝”指东晋的宋武帝刘裕建康(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为“齐”,此后东晋王朝便逐渐衰落下去,共传了十个皇帝,史称“六朝”。这六个朝代,都在今天的南京一带建都。诗人在这里指的是东晋王羲之所作的《兰亭集序》,它记载了作者和一群文人在兰亭聚会饮酒赋诗的故事。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联想到历史上东吴、东晋等王朝的更替,不禁感慨万千。“流水青山送六朝”,是说东吴、东晋等六个王朝相继灭亡,就像江水不停地奔流一样,永无休止;又像青山一样屹立不动,永垂不朽。这两句话是诗人借景抒情的产物。
【答案】
上巳将过金陵
倚槛春愁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销。
兴怀何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译文:春天的时候登上高楼倚栏而望,看到眼前的景色,只见杨柳枝条轻飘如絮,江水之上铁锁横陈,远处的山峰烟雾缭绕。我因眼前的景色而感慨不已,想到那东吴、东晋等王朝相继灭亡的历史,不禁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