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见秋云拥竹关,俄惊凉气到芦湾。
一江带雨全吞岸,万树摇风欲下山。
苍鹘健蹲僧阁住,白鸥乱趁钓舟还。
从知随处皆堪适,只在从容系缆间。

【注释】

犍为涂次:作者在犍为的途中停下,作此诗。犍为:今四川乐山市。涂次:停泊的地方。

竹关:竹篱笆的小门。

俄:不久。

芦湾:芦苇丛生的地方。

一江:指江流。全吞岸:形容江水波涛汹涌,似乎要将岸边的芦苇都吞噬掉。

万树:许多树木。摇风欲下山:风把树叶吹得左右摇摆,好像要随风飘落下来一样。

苍鹘:老鹰。健蹲:强健地蹲伏。僧阁:和尚住的寺庙。住:停留。

白鸥:白色的鸥鸟。乱趁:杂乱地追逐。趁:追随。钓舟:渔船。还:回到原处。

从知:知道。系缆间:拴船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犍为涂次时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雨中江边行旅图。

首句“乍见秋云拥竹关”,写诗人初遇秋景,只见天边有一片白云缭绕着竹篱笆般的小门,仿佛是秋云拥住了竹关,给这宁静的山村增添了一种朦胧美。次句“俄惊凉气到芦湾”,突然之间,一股冷气袭来,诗人顿时感到一阵寒意,那芦湾的芦花也似乎在颤抖起来。这里既写出了秋日特有的凉意,又写出了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凉气所惊动的感受。三、四两句“一江带雨全吞岸,万树摇风欲下山”,进一步描写了雨中江面的景色。江水波涛汹涌,仿佛要把河岸上的芦苇全部吞没;万木摇曳,风吹得它们摇摆不定,就像随时都可能随风飘落下来一样。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还通过芦苇和树木的形象,表现出了秋天的萧瑟和凄清。五、六两句“苍鹘健蹲僧阁住,白鸥乱趁钓舟还”,则转入了对江面渔人活动的描述。苍鹰在僧阁上健旺地盘旋俯冲,白鸥则在渔船上杂乱地追逐嬉戏。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江面世界。最后两句“从知随处皆堪适,只在从容系缆间”,则是对全诗的概括与点睛之笔。诗人认为,只要有那么一个地方,无论是多么艰苦的环境,只要能够从容不迫地生活下去,就都可以过得舒适惬意。这里的“从知”是“知道”的意思,“从容系缆间”则是指诗人懂得在生活的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一颗从容的心态。

这首七律虽然只有短短八句,但是却将一个秋日雨中江边的行旅图展现得淋漓尽致。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同时,诗人还通过观察和描述周围的事物,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态度和生活哲学的理解。这种深入浅出的写法,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