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逐群乌出近关,岳池杨柳尚堪攀。
晓烟晴日蒙蒙树,远水平田澹澹山。
岁稔每闻人语好,途长翻觉客心闲。
不须更说辞官去,尽有桃源在世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在读懂原诗的基础上,结合注解理解诗意,然后分析诗歌的意境、技巧、表达效果以及诗人的思想感情等,并结合全诗加以理解。

此题中,第一句“起逐群乌出近关”意思是:清晨起来随着一群乌鸦飞向了城关。“起”,指起床;“逐”,跟随;“群乌”,即乌鸦。“近关”,即靠近城门。这句描写的是诗人早起的情景,是全诗的开篇,也是对下文景物的铺垫。“晓烟晴日蒙蒙树,远水平田澹澹山”两句写诗人清晨起身时所见之景。“晓烟”“晴日”点明时间,渲染气氛;“蒙蒙”“澹澹”则写出了景色的朦胧、宁静,为下句写景作铺垫,同时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轻松愉悦之情。第二句紧承上文,继续写景。“岳池杨柳尚堪攀”,意思是说岳池河边的杨柳枝头还挂满了嫩绿的柳叶,诗人可以伸手去摘取。这两句通过描写清晨出门时所见之景,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岁稔每闻人语好,途长翻觉客心闲”两句写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岁稔”,一年到头丰收的好年成;“闻人语”,听到路上行人谈话;“途长”,路遥。这两句的意思是:每到丰收年景,路上行人就相互交谈着今年的丰产情况,而自己长途跋涉,反而觉得心里闲逸自在。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丰收年景的喜悦之情。第三句“不须更说辞官去,尽有桃源在世间”意思是:不要说我辞官而去啊,天下还有桃花源这样的世外桃源呢!诗人以反问的形式,抒发了自己不为名利所累,归隐山林的豪情壮志。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前一句“不须更说”承接“不须”,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决心远离尘嚣,退隐山林了,后一句“尽有”表明作者胸襟开阔,放眼天下,认为世上处处有桃源。尾联两句以反问的形式,抒发诗人不慕荣利,归隐林泉的豪迈情怀,与首句相照应。

【答案】

这首诗是写诗人早起时所见之景及由此引发的联想和想象。首句写诗人早起随群鸟飞往近郊,二句写晨雾笼罩下的城关,三句写沿途所见的景色,四句写途中听到的人语,五句写诗人的感慨,六句用反问的方式表明诗人的决心,七句写诗人的胸怀和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