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作无家客,偏为间道行。
艰难脱贼手,辛苦出危城。
破甑悲身世,虚舟任死生。
凄凉《穷鸟赋》,弓影莫频惊。
《村居》:自然之美与人生之思
高鼎的《村居》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图景。诗中“草长莺飞二月天”不仅勾勒出季节更替的生动画面,也隐喻着生命的勃发与自然的无限活力。春天的来临,使得一切似乎都充满了生机,“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一句通过“醉”字的使用,表达了春风拂过柳枝,柳丝随风摇曳,仿佛沉醉于春天的气息之中。
接下来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描写,诗人观察到放学后的孩子们急切地想要抓住这美好的时光,他们趁着春风放起了风筝,这幅活泼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纯真与欢乐。然而,诗句中的“艰难脱贼手”与“辛苦出危城”则揭示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困境。这些描述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环境变迁的深刻感受,以及他对个人命运的关注。
在《村居》中,“破甑悲身世,虚舟任死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超脱。他或许经历过战乱或政治动荡,但诗中却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将生死看得很开。这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破甑悲身世,虚舟任死生”,通过“破甑”和“虚舟”这两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如空舟般随遇而安,坦然面对生死。
“凄凉《穷鸟赋》,弓影莫频惊”则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感慨。这里,“凄凉”一词传达了诗人的孤独与辛酸,而“弓影莫频惊”则是他在乱世中保持冷静的表现。诗的最后一句“凄凉《穷鸟赋》,弓影莫频惊”更是凸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依然保持冷静与从容的心境。
《村居》不仅是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窥见一个诗人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如何在生活的艰辛中保持着一颗超然的心。诗中的意境美、情感真挚以及哲学意味深远,使之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块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