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滦津两度秋,滔滔依旧绕山陬。
沙明两岸沿疏柳,桥隐双虹卧碧流。
轮向怒涛声上转,云如奔骑足间浮。
阴晴万壑归延揽,遥指前途说旧游。
【注释】滦津:即滦河入海的天津。两度秋:指两次渡过滦河。依旧:依然如故。沙明两岸:两岸的沙滩,因水而显得明亮。疏柳:稀疏下垂的柳树。桥隐双虹卧碧流:形容桥梁与流水相映成趣。轮向怒涛声上转:形容车轮行驶在波涛汹涌的河面上,声音仿佛在浪涛中回荡。云如奔骑足间浮:形容天空中的云像骑马的人一样,在天空中奔跑,脚下的云彩随之移动。阴晴万壑归延揽:指山谷间的景色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千变万化。遥指前途说旧游:指诗人站在桥上远眺,想象着未来的道路和曾经去过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过滦河时所见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全诗以“过滦河”为题,通过对滦河两岸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
首句“不问滦津两度秋,滔滔依旧绕山陬。”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滦河作为一条大河,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沉淀。诗人通过描述滦河的水流仍然如同从前般流淌,表达了对历史长河的感慨和对时光飞逝的无奈。
次句“沙明两岸沿疏柳,桥隐双虹卧碧流。”进一步描绘了滦河两岸的美丽景色。沙滩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两岸的疏柳随风飘动,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还特别提到了双虹(即彩虹)卧在碧流之上,形象地描述了彩虹出现在河面上的景象。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滦河的自然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第三句“轮向怒涛声上转,云如奔骑足间浮。”诗人将车驶过激流的情景融入诗句,通过车轮的声音和云朵的动态来表现滦河的湍急和壮丽。这里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车辆比作奔腾的马,将云朵比作奔跑的马匹,生动地描绘了河面的险恶和云朵的飘渺,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第四句“阴晴万壑归延揽,遥指前途说旧游。”诗人通过描绘山川景色的变化来表达对未来的展望。在这里,诗人用“阴晴万壑”来形容峡谷中的景色随天气变化而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未来的期待和憧憬。同时,诗人提到自己曾在这些地方旅行和探险,表达了一种怀旧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滦河的自然风貌和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通过对河流、沙岸、疏柳、双虹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诗人还将个人的经历融入诗中,通过回忆往昔的足迹和情感,增加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