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逾海地东偏,犹是箕封礼俗传。
赫赫中天依日月,茫茫下土奠山川。
海潮终古无消长,人事于今有变迁。
漫说通商为受命,他时涕出更谁怜。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勃,他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以雄浑豪放著称。这首诗是他在朝鲜时期所作,表达了他对朝鲜贫弱时事的忧虑。
原诗:
营州逾海地东偏,犹是箕封礼俗传。
赫赫中天依日月,茫茫下土奠山川。
海潮终古无消长,人事于今有变迁。
漫说通商为受命,他时涕出更谁怜。
注释:
位于今天的辽宁省朝阳市附近。逾海:越过海洋,到达朝鲜。地东偏:指朝鲜半岛的东部地区。箕(jī)封: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部落,这里指朝鲜。礼俗传:指古代朝鲜的礼法和习俗。赫赫中天:形容天空高远、明亮。日月:比喻光明照耀大地。茫茫下土:形容大地广阔无垠。奠(diàn)山川:指建立或奠定山河。消长(xiāo zhǎng):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于今:现在。漫说:随意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