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通略彴,遂至纳清亭。
长路怜幽草,崇岩下晓星。
渔榔前浦歇,樵斧远山停。
谁咏《高轩过》,将为驻马听。
西风秋瑟瑟,白雨昼冥冥。
又是新安道,群峰不断青。
诗句释义与翻译:
- 诗句: 一湾通略彴,遂至纳清亭。长路怜幽草,崇岩下晓星。渔榔前浦歇,樵斧远山停。谁咏《高轩过》,将为驻马听。西风秋瑟瑟,白雨昼冥冥。又是新安道,群峰不断青。
- 诗句翻译:
- “一湾通略彴,遂至纳清亭。”:“一湾”指的是一条小河或溪流,“通略彴”是指连接两岸的渡口。整句诗的意思是,从这个渡口开始,就来到了纳清亭这个地方。
- “长路怜幽草,崇岩下晓星。”:“长路”指的是漫长的道路,“怜”是怜悯的意思。整句诗的意思是,在长长的道路上,我怜悯那些在草丛中生长的幽静的小草。“崇岩下晓星”中的“崇岩”指的是高大的山峰,“晓星”则是指清晨的星星。整句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站在崇山峻岭之下,看着天空中闪烁的星星的场景。
- “渔榔前浦歇,樵斧远山停。”:“渔榔”指的是渔船上的敲击声,“樵斧”指的是砍柴人的斧头声。整句诗的意思是,在靠近河边的地方,渔船的敲打声和砍柴人斧头的声音都停了下来。这可能是因为河水涨潮或天气不好导致的。
- “谁咏《高轩过》,将为驻马听。”:“谁咏”指的是谁在吟诵,“《高轩过》”是一首诗的名字,“将为驻马听”中的“为”是动词,表示目的;“驻马听”则是形容聆听的样子。整句诗的意思是,有人正在吟诵那首名为《高轩过》的诗,并且准备停下来聆听这首诗。
- “西风秋瑟瑟,白雨昼冥冥。”:“西风”指的是西方的风,“秋瑟瑟”是形容秋天的风声音,“白雨昼冥冥”中的“昼”指的是白天,“冥冥”则是形容雨声很大,仿佛是在夜晚一样。整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西风吹拂着树叶,发出瑟瑟的声音,而白天的大雨也似乎在下着一场没有月光的夜雨。
- “又是新安道,群峰不断青。”:“新安道”可能是指某个地名或者特定的道路,“群峰”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峰,“不断青”则是指这些山峰永远都是绿色的,没有改变过。整句诗的意思是,又回到了那条熟悉的新安县道上,周围的群山依旧保持着它们的绿色,没有因为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赏析:
《纳清亭》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诗歌,通过对纳清亭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自然美的颂扬:诗人通过对纳清亭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从长路上的幽草到崇岩下的晓星,再到渔榔和樵斧声的回响,每一处细节都被赋予深刻的情感色彩,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这种对自然的颂扬,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生活情趣的表达:诗人在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日常生活场景如渔船、砍柴等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郁的生活气息。这种对生活细节的捕捉和表达,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同时,通过这些日常场景的描绘,诗人似乎也在向读者传达一种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热爱,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幸福。
情感与哲理的交融: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纳清亭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和哲理。例如,诗人通过对长路上幽草的怜悯,以及对崇岩下晓星的观察,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渔船和砍柴声的停歇,引发了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这些情感与哲理的交融,使得诗歌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纳清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田园诗,也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与哲理的诗歌。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