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犹飞雪,三春未见花。
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
画角寒声迥,旄头白气斜。
楼兰如未斩,不敢顾身家。

以下是对《五月犹飞雪,三春未见花。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画角寒声迥,旄头白气斜。楼兰如未斩,不敢顾身家。》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五月犹飞雪,三春未见花:这两句描绘了塞外地区异常的气候现象。五月时节,通常应是花开的季节,然而此地却飘落着雪花,三春(春季三个月)也未能见到花朵。这种对比强调了塞外的严寒和不寻常的气候条件。
  • 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这句描述了随着炎风的到来,大地开始解冻,夏季的草地也开始冒出新芽。这象征着季节更替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 画角寒声迥,旄头白气斜:画角声在寒冷中回荡,而旄头(即北方少数民族的旗帜)上的白气倾斜。这些意象增添了一种凄凉和悲壮的氛围。
  • 楼兰如未斩,不敢顾身家:此处提到了“楼兰”,一个可能指代古代某个重要地点或人物的名字。如果楼兰没有被平定(斩杀),诗人就不敢考虑自己的安危和家庭。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1. 译文
  • 五月里,雪花依旧纷飞,仿佛春天还未到来。
  • 炎风刚刚带来一丝暖意,夏季的草地已开始萌发新芽。
  • 冷冽的画角声中,旄头(北方民族的一种旗帜)上的白气斜斜升起。
  • 如果楼兰还未被平定,我就不敢顾及个人的安危和家庭。
  1. 赏析
  • 此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塞外严酷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文化背景。
  • “五月犹飞雪,三春未见花”不仅表现了自然气候的极端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和生命的脆弱性。
  • “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则展示了自然界在寒冷之后逐渐复苏的景象,给人以希望和力量的象征。
  • “画角寒声迥,旄头白气斜”利用具体的声音和色彩描绘出一幅边疆战士在艰苦环境中坚守岗位的画面。
  • “楼兰如未斩,不敢顾身家”则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大义的忠诚以及对个人安危的考量,凸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

《五月犹飞雪,三春未见花。炎风初解冻,夏草渐萌芽。画角寒声迥,旄头白气斜。楼兰如未斩,不敢顾身家。》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历史深度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诗人述明的创作背景、思想情感以及艺术成就。同时,这首诗也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思考,对于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有着重要的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