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潭之溪来自万山里,折处为渊奔处湍。碧玉乍碎如雪溅,中流击汰夏冬寒。
江波渺渺日之夕,棹至石壁月生魄。上有磔磔栖鹘之陵树,下有沈沈潜蛟之窟宅。
一磬不响山僧眠,大悲阁上归云积。忽听舷头声琅然,是谁诵出赤壁篇。
何处横笛来相和,馀音袅袅与水连。山如好友酒如淮,拍肩一笑比洪厓。
浦烟缥渺古亭渡,灯火荒凉公馆街。君不见今古茫茫一邱貉,百年不待自销铄。
及时行乐聊复尔,吾鬓萧飒吾齿落。只愿长向名山藏诗卷,难学千年辽东来归鹤。

泛舟青潭溪

青潭之溪来自万山里,折处为渊奔处湍。碧玉乍碎如雪溅,中流击汰夏冬寒。

译文:青潭的溪水源自万山之中,在拐弯处形成了一个深潭,奔腾的水势让人感到冬天的寒冷。

注释:青潭:青色的水池或池塘;万山:指许多山;折处:弯曲的地方,此处形容水流曲折;渊:深潭,比喻;奔处:奔腾的水流;湍:急流;碧玉:形容清澈透明的水;乍碎:突然碎裂;雪溅:像雪花一样飞溅;中流:中间的水流;击汰:激荡的水花;夏冬寒:夏天和冬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青潭溪的美丽景色,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1. 江波渺渺日之夕,棹至石壁月生魄。上有磔磔栖鹘之陵树,下有沈沈潜蛟之窟宅。
    译文:江水浩渺,傍晚时分,月亮升起如同挂在石壁上的月亮。上面是栖息在悬崖上的鹘鹰(一种猛禽)栖息的树,下面有潜伏在深渊中的蛟龙居住的洞穴。
    注释:渺渺:辽阔无边的样子;棹:船桨;磔磔:鸟叫的声音;陵树:高耸入云的树木;磔磔:形容声音急促而响亮;潜蛟:潜伏在水中的蛟龙;窟宅:洞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江水的广阔和夜晚的宁静,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夜景的赞美之情。

  2. 一磬不响山僧眠,大悲阁上归云积。忽听舷头声琅然,是谁诵出赤壁篇。
    译文:一块磬石没有发出声音,山里的和尚正在睡觉;大悲阁上归云聚积。忽然听到舷头声响起,是谁诵读出了《赤壁赋》?
    注释:磬石: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石头制成;一磬不响:磬石没有发出声音,形容静寂无声;归云:聚集的云雾;大悲阁:佛教建筑,供奉观音菩萨;归云积:云雾聚集;忽听舷头声琅然:忽然听到船上传来清脆悦耳的声音;谁:疑问词;诵出:《赤壁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周瑜、蜀国丞相诸葛亮等联合作战,以火攻战术击败曹操军队的故事;赤壁篇:指《赤壁赋》。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船上传来的清脆歌声,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3. 何处横笛来相和,馀音袅袅与水连。山如好友酒如淮,拍肩一笑比洪厓。
    译文:哪里传来了横笛声来相互呼应,余音袅袅地随着水声连在一起。山就像朋友一样亲切,酒也像是淮河的水一样醇厚,拍肩膀笑呵呵的人就像是洪崖先生一样风趣。
    注释:横笛:横吹的笛子;相和:相互呼应;余音:音乐演奏结束后留下的声音;袅袅:轻柔的样子;山如好友:形容山的亲近感;酒如淮:形容酒的味道醇厚;拍肩:形容人们相互打趣的动作;笑呵呵:形容人高兴的样子;洪厓:指传说中的仙人洪崖先生。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和人们的欢乐,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浦烟缥渺古亭渡,灯火荒凉公馆街。君不见今古茫茫一邱貉,百年不待自销铄。
    译文:浦烟飘渺,古老的亭渡在夜色中显得朦胧模糊;灯火昏暗,公馆街上一片荒凉。你不曾见到古今之间是如此的渺小,一百年的时间都不及它自我消耗殆尽。
    注释:浦烟:指江河湖海的水汽在空气中凝结成的雾气;缥缈:形容烟雾弥漫,模糊不清的样子;灯火:指灯光;荒凉:形容冷清、寂寞;君不见:你不曾见;今古:指现在和古代;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一邱貉:同“一丘之貉”,形容彼此差不多,没有区别;百年:一百年的时间;自销铄:自我消耗殆尽。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