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春淑气动萌荄,膏雨知时四野皆。
东作共看沾溉足,西成咸庆岁时谐。
柔桑陌上青含秀,稚麦田间绿正佳。
伫览霏霏飘洒意,眷予兆庶少抒怀。
三月三日得雨
三春淑气动萌荄,膏雨知时四野皆。
东作共看沾溉足,西成咸庆岁时谐。
柔桑陌上青含秀,稚麦田间绿正佳。
伫览霏霏飘洒意,眷予兆庶少抒怀。
注释:
三月三日得雨——指春天的雨水降临,使得万物复苏。
三春淑气动萌荄——三春,指的是春季,淑气,是指和煦的风,萌荄,是指初生的嫩芽。
膏雨知时四野皆——膏雨,是指滋润的春雨,知道时节的来临,使得四处田野都得到了滋润。
东作共看沾溉足——东作,是指农民在春天开始耕作。沾溉,是指雨水使得农田得到滋润。
西成咸庆岁时谐——西成,是指在秋季收获庄稼。咸庆,是指普遍庆祝。时节谐,是指季节和谐统一。
柔桑陌上青含秀——柔桑,是指柔弱的桑树,陌上,是指田间小路。
稚麦田间绿正佳——稚麦,是指幼小的麦苗,田间,是指农田。
伫览霏霏飘洒意——伫览,是指静观。霏霏,是指细雨纷纷的样子。飘洒,是指雨滴随风飘洒的样子。
眷予兆庶少抒怀——眷予,是指关心爱护百姓。兆庶,是指百姓。少抒怀,是指在这春雨润物的日子里,诗人感到心情愉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通过对春天的景象和天气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以“三春淑气动萌荄”开头,描述了春天的气息和万物复苏的情景。接着,“膏雨知时四野皆”,描绘了春雨降临后,大地得到了滋润,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然后,诗人描述了农民在春天开始耕作的场景,以及秋收时的喜悦。
诗人对雨景的描绘也非常生动。“柔桑陌上青含秀”,“稚麦田间绿正佳”,这些诗句形象地描绘了雨后的田野景色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同时,“伫览霏霏飘洒意”,“眷予兆庶少抒怀”等诗句,表达了诗人对雨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充满了生活气息。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天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