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炯炯洁斋宫,一缕炉烟散绮栊。
暖气潜回葭琯律,早梅先绽玉阶风。
中孚默契天人理,来复明彰造化功。
漫道书云成故事,精禋惟藉寸心通。
【注释】
冬至斋宫:在冬至这一天,举行祭祀仪式。
炯炯:光亮的样子。
绮栊:雕花的门窗。
葭管律:古人认为葭(即芦苇)管能发出六律,所以葭管是律的一种代称。
早梅:指梅花最早开放。
中孚:指诚信。
来复:古代历法中的“冬至”为一阳生之始,故冬至后阳气开始回升。
精禋(yin):虔诚祭祀。
【赏析】
此诗作于元大德七年(1303),作者当时任集贤直学士,奉诏撰《周天历》以修明历法,因冬至日行差误而罢。这首诗就是他针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反思和自勉。全诗共五句,前二句写冬至日的清晨,第三句点出节气变化,最后二句表明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及态度。
首句“晨曦炯炯洁斋宫”,写冬日黎明之时,朝霞映照斋宫。“炯炯”,明亮的样子。“洁”,清洁、干净的意思。“斋宫”,指供祭祀用的殿堂。这一句描写了冬至日清晨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肃穆的感觉。
第二句“一缕炉烟散绮栊”,写冬至日早晨,人们开始进行祭祀活动。“一缕”,形容烟雾的纤细。“绮”,有文彩、华丽之意。“栊”,窗户。这一句描绘了祭祀时烟雾缭绕的情景,给人以庄重、肃穆之感。
第三句“暖气潜回葭琯律”,写冬至后气温逐渐回升。这里的“暖气”指的是温暖的气息,“潜回”表示悄悄地回归,“葭琯律”指的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节气变化的认识,认为冬至后阳气开始回升,万物复苏。
末联“漫道书云成故事,精禋惟藉寸心通”表达作者的观点:虽然古籍上有许多关于节气变化的记载,但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还是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实践。这两句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节气变化规律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冬至日清晨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节气变化的认识和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