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风吹水绿于苔,羲驭徐催朱夏来。
堤畔龙鳞皴古柏,庭前兔目绽新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歌内容。
(1)
“熏风吹水绿于苔”,意思是熏风拂过水面,水波荡漾,比那碧绿的苔藓还要绿。熏风,和煦的南风;苔,一种青绿色的小石,长在潮湿的土里。这句是说熏风把水都吹得碧绿如苔了。
“羲驭徐催朱夏来”,羲,指太阳,羲驭就是日车;朱夏就是夏天。这句的意思是太阳慢慢地把夏天带来了。
(2)
“堤畔龙鳞皴古柏,庭前兔目绽新槐”,意思是堤岸边的龙鳞一样的老柏树被岁月风霜刻画得像龙鳞一样;庭院前像兔子眼睛似的新槐花绽放。这两句写景,写出了景物的变化。
译文:
熏风吹过,水面上泛起层层碧波,比那碧绿的苔藓还要绿。
太阳缓缓地升起,把炎热的夏日带到了人间。
堤岸边的古柏树被岁月风霜雕刻得像龙鳞一样;庭院前的槐树像兔子的眼睛一样绽放着娇艳的花蕾。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的七言绝句。首句以熏风吹拂,水波荡漾起兴,渲染出一幅清新宜人的夏日景象。接着由远及近,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堤畔”二句点题。“龙鳞”、“兔目”都是形容槐树的。诗人抓住这两个特点,用拟人化的手法加以描绘,使人觉得槐树仿佛有生命一样。诗中没有使用一个“夏”字,但字里行间处处透露出夏天的暑气。
这首诗描写初盛夏时节的景色,从整体上看,诗中所写景物虽多,但重点突出。诗的前两句主要描写景物,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首联写景,“熏风”、“碧波”,勾勒出一幅清新、明快的夏日图,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颔联写景,“龙鳞”、“兔目”,将槐树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同时,这两句又暗含哲理,意蕴深刻。
颈联写景。“龙鳞”与“兔目”两处,一写形,一写神。而“龟裂”“绽开”又使读者产生联想,好像那古柏、新槐也正沐浴着熏风,迎接夏日的到来。这样就把静态的物象变为动态的物象,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事物的特征。
尾联写情感。诗人以情驭景,寓情于景。“羲驭徐催”、“熏风”等词,表达了诗人对夏日来临的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