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磷,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飒飒,蓬艾萧萧。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钳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在卿之尘缘虽浅,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

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听小婢之言,似涉无稽;据浊玉之思,则深为有据。何也: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恶乃滥乎其位?始信上帝委托权衡,可谓至洽至协,庶不负其所秉赋也。因希其不昧之灵,或陟降于兹,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乃歌而招之曰:

【芙蓉女儿诔】

尔乃西风古寺,淹滞青磷,落日荒丘,零星白骨。楸榆飒飒,蓬艾萧萧。隔雾圹以啼猿,绕烟塍而泣鬼。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梓泽馀衷,默默诉凭冷月。

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而亦妒?钳诐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在卿之尘缘虽浅,而玉之鄙意尤深。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

始知上帝垂旌,花宫待诏,生侪兰蕙,死辖芙蓉。听小婢之言,似涉无稽;据浊玉之思,则深为有据。何也:昔叶法善摄魂以撰碑,李长吉被诏而为记,事虽殊其理则一也。故相物以配才,苟非其人,恶乃滥乎其位?始信上帝委托权衡,可谓至洽至协,庶不负其所秉赋也。因希其不昧之灵,或陟降于兹,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乃歌而招之曰:

1. 诗句逐句翻译

  • “尔乃西风古寺”: 你身处于西风古寺之中。
  • “淹滞青磷”: 长久停留在这里。
  • “落日荒丘”: 夕阳照射下的荒废的丘陵。
  • “零星白骨”: 零散的白骨。
  • “楸榆飒飒,蓬艾萧萧”: 楸树和榆树沙沙作响,蓬草和艾草瑟瑟发抖。
  • “隔雾圹以啼猿”: 隔着迷雾听到猿猴的啼叫声。
  • “绕烟塍而泣鬼”: 围绕烟雾弥漫的小道哭泣的鬼魂。
  • “自为红绡帐里”: 自己在华丽的帐中。
  • “始信黄土陇中”: 开始相信黄土之中。
  • “女冤之命薄”: 女子的命数是如此之薄。
  • “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 汝南(今安徽阜阳)的血泪,斑斑点点地洒向西方的风。
  • “梓泽余衷,默默诉凭冷月”: 在梓泽(今四川梓潼江)的余下心事只能默默诉说,依靠着寒冷的月光。
  • “固鬼蜮之为灾”: 这本来就是鬼蜮作祟所造成的灾难。
  • “岂神灵而亦妒?”: 难道神灵也会嫉妒吗?
  • “钳诐奴之口,讨岂从宽?”: 强行压制那些邪恶的人,难道能宽容吗?
  • “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 剖开那凶悍女人的心,愤怒之情依然没有消散!
  • “因蓄惓惓之思,不禁谆谆之问。”: 因此我怀着深深的思念,忍不住再三询问。
  • “始知上帝垂旌…庶不负其所秉赋也。”: 最终知道上天垂示的旗帜,使得花宫等待他的出现,他生前与兰花一同生长,死后却像芙蓉一样美丽。
  • “因希其不昧之灵,或陟降于兹,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 我希望能见到您的神志清明,或许能在此升迁,我只是用粗俗的话语来表达我的敬意,希望不要玷污您圣洁的耳朵。
  • “乃歌而招之曰:”: 我于是唱歌来呼唤你。

2.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 “尔乃西风古寺”: “尔乃”是“你啊”,“西风古寺”描绘出一幅秋天寺庙的景象。
  • “淹滞青磷”: “淹滞”意味着停滞不前,“青磷”是指青色的磷火,象征着死亡与孤独。
  • “落日荒丘”: “落日”代表结束,“荒丘”则让人联想到荒芜之地,整体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 “零星白骨”: “零星”表示分布稀疏,“白骨”暗示了死亡和衰败。
  • “楸榆飒飒,蓬艾萧萧”: “楸榆”和“蓬艾”都是植物名称,此处形容秋风的声音,营造出凄清的氛围。
  • “隔雾圹以啼猿”: “隔雾”意味着模糊不清,“圹”即墓穴,猿猴啼叫在迷雾中显得更加悲伤。
  • “绕烟塍而泣鬼”: “绕烟塍”描绘出幽灵徘徊在烟雾缭绕的田间小径上的情景,充满了神秘色彩。
  • “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 “自为”表示自己,“红绡帐里”指华丽的卧室,“公子情深”则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 “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 “始信”表示开始相信,“黄土陇中”指的是坟墓,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
  • “汝南泪血,斑斑洒向西风”: “汝南”指的是汝南郡,古代地名,“泪血”比喻泪水如血一般流淌,象征着悲痛。
  • “梓泽余衷,默默诉凭冷月”: “梓泽”即传说中的梓潼神社,此处指代一种寄托或心愿。
  • “固鬼蜮之为灾…庶不负其所秉赋也。”: “固鬼蜮之为灾”表示这是鬼蜮带来的灾难,但“不负其所秉赋也”意味着尽管遭受了磨难,但仍然保持了自己的本性。
  • “因希其不昧之灵”: “因希”即希望,“不昧之灵”指的是神明的慈悲之心。
  • “或陟降于兹”: “陟降”意为往来、升降,这里指神明的降临和离去。
  • “特不揣鄙俗之词…有污慧听。”: “特”是特别的意思,“鄙俗之词”指的是粗俗的话语,作者谦称自己的话语不雅。

3. 译文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述女子在古寺中的遭遇,表达了她对命运多舛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和意象,如落叶、寒月、猿啼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死、爱情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