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对暑,日对年。蹴踘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轻烟。歌宛转,貌婵娟。雪赋对云笺。荒芦栖宿雁,疏柳噪秋蝉。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篱倒着杏花天。
轻对重,脆对坚。碧玉对青钱。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依玉树,步金莲。凿井对耕田。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豪饮客吞杯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
吟对咏,授对传。乐矣对凄然。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春九十,岁三千。钟鼓对管弦。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霞染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玉树对金屋,叠嶂对平川。孙子策,祖生鞭。盛席对华筵。醉解知茶力,愁消识酒权。彩剪芰荷开冻沼,锦妆凫雁泛温泉。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诗句及译文
1.寒对暑,日对年。蹴踘对秋千。丹山对碧水,淡雨对轻烟。歌宛转,貌婵娟。雪赋对云笺。荒芦栖宿雁,疏柳噪秋蝉。洗耳尚逢高士笑,折腰肯受小儿怜。郭泰泛舟,折角半垂梅子雨;山涛骑马,接篱倒着杏花天。
- 解释: 描述了四季的变化和自然景象,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
- 译文: 四季更替,春天的蹴踘游戏与秋天的荡秋千活动。描述大自然中的丹青山水、淡雅细雨,以及歌声婉转动听。描绘了荒废芦苇中栖息的大雁,疏落柳树中鸣叫的秋蝉。表达即使面对高尚之士的嘲笑也愿意忍受,甚至对小孩的可怜也愿意接受。郭泰泛舟时,船边有半垂下的梅子雨;山涛骑马时,马背上有倒挂着的杏花天。
2.轻对重,脆对坚。碧玉对青钱。郊寒对岛瘦,酒圣对诗仙。依玉树,步金莲。凿井对耕田。杜甫清宵立,边韶白昼眠。豪饮客吞杯底月,酣游人醉水中天。斗草青郊,几行宝马嘶金勒;看花紫陌,千里香车拥翠钿。
- 解释: 对比了轻重、软硬的不同物体和自然景观的特点。
- 译文: 轻重对比,坚硬与柔软的对立;碧玉与青钱作为物品对比。郊外寒冷与岛屿消瘦形成鲜明对比。酒神和诗仙作为文学人物的比喻。倚靠玉树,步履金莲。描述诗人杜甫夜深时分站立,边韶白天睡觉。豪饮的人能将杯底的月亮吞下,酣畅游乐的人在水面上沉醉。在绿野斗草,几行宝马嘶吼。在紫陌花间赏花,成千上万的香车簇拥着装饰精美的马车。
3.吟对咏,授对传。乐矣对凄然。风鹏对雪雁,董杏对周莲。春九十,岁三千。钟鼓对管弦。入山逢宰相,无事即神仙。霞染武陵桃淡淡,烟荒隋堤柳绵绵。七碗月团,啜罢清风生腋下;三杯云液,饮余红雨晕腮边。
- 解释: 对比了快乐与悲伤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 译文: 吟诵与咏唱的快乐对比,风中的大雁与雪中的天鹅形成对比。春意盎然,岁月悠长。钟磬声与管弦乐的交织。遇到山中的宰相,闲适的生活就是神仙般的生活。描述春天桃花被夕阳染成淡淡的颜色,隋堤柳树枝叶被烟雾笼罩变得连绵不断。品尝七碗的月团茶,喝完后清风从腋下升起;饮用三杯的云液酒,喝到最后脸颊上红润如雨滴般晕开。
4.中对外,后对先。树下对花前。玉树对金屋,叠嶂对平川。孙子策,祖生鞭。盛席对华筵。醉解知茶力,愁消识酒权。彩剪芰荷开冻沼,锦妆凫雁泛温泉。帝女衔石,海中遗魄为精卫;蜀王叫月,枝上游魂化杜鹃。
- 解释: 描绘了内外景象和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动。
- 译文: 描述内外景致,从树下的花前开始。玉树与金屋相对比。孙子挥舞着祖父的手杖。宴席丰盛如同华丽的筵席。喝醉酒之后知道喝茶的乐趣,忧愁消散了解饮酒的妙处。用彩线剪刀剪开菱角荷,让它们在冬日的水塘中盛开。锦衣绣裳的凫雁在温泉中游玩。传说帝女因石头而化为精卫鸟;蜀王对着月亮呼唤,他的魂魄化作杜鹃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