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人道:「果是罕闻。实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一段故事,比历来风月事故更加琐碎细腻了。」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述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之真情发泄一二。想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贤愚不肖者,悉与前人传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脱几个,岂不是一场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宫中,将蠢物交割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虽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随你去来。」
却说甄士隐俱听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东西。遂不禁上前施礼,笑问道:「二仙师请了。」那僧道也忙答礼相问。士隐因说道:「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伦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到那时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隐听了,不便再问。因笑道:「玄机不可预泄,但适云『蠢物』,不知为何,或可一见否?」那僧道:「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与士隐。
诗句
红楼梦 · 第一回 ·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译文
甄士隐听得清清楚楚,却不知道“蠢物”是什么。于是上前施礼问道:“二仙师请了。”
注释
红楼梦:中国古典名著,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人物的生活经历。
第一回:小说《红楼梦》的第一回,讲述了故事的起始和发展。
甄士隐:小说中的人物,本名甄宝玉,因谐音而被作者称为“甄士隐”。
梦识通灵:梦中遇见通灵的人,指得到启示或领悟。
风尘怀闺秀:在红尘中怀念闺中的女子。
那道人:小说中的神秘道士,对甄士隐有所指点。
僧道:小说中的僧人,对甄士隐有所指导。
警幻仙子:小说中的仙女角色,甄士隐梦境中的引导者。
蠢物:这里指的是一种神秘物品或概念。
赏析
这是《红楼梦》第一回的开头部分,描绘了甄士隐与两个仙人的对话。甄士隐对于“蠢物”这一神秘的存在感到好奇,他询问这个“蠢物”到底是什么,并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两位神仙的回答暗示了这个“蠢物”的重要性及其与甄士隐的关系,同时也预示着甄士隐将卷入一段神秘的旅程。这段对话展现了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渴望知识、探索未知以及对于情感与命运的思考。